旋轉軸關節的保養需兼顧靈活與承重。一軸基座與大臂的連接關節,每運行500小時檢查軸承間隙,用塞尺測量,間隙超過 0.12 毫米時補充專用潤滑脂,注油時緩慢加壓,直至新潤滑脂從排油孔溢出。二軸和三軸的運動頻率較高,防塵罩邊緣易磨損,每周查看防塵罩是否有裂紋,發現破損及時更換,更換時在接口處涂一層密封膠增強防護。各軸連接螺栓的緊固狀態要定期檢查,使用配套扭矩扳手按規定力矩操作,避免過松導致晃動或過緊造成螺紋損傷。其實不同工作環境對關節磨損影響不同,在多塵車間使用后,清理關節表面時要格外仔細,防止粉塵進入內部加劇磨損。大概每次長時間停機后,重新啟動前要讓機械手各軸緩慢運動幾圈,讓潤滑脂均勻分布。
驅動系統的維護影響運行流暢度。伺服電機的散熱片要每月清理,用壓縮空氣吹掃縫隙中的灰塵,電機外殼溫度超過 65℃時檢查風扇,風扇運轉異常要及時更換,避免電機過熱。電機編碼器的信號線需固定牢固,在機械手運動軌跡范圍內避免線纜過度彎曲,每季度檢查插頭接觸情況,拔插一次去除氧化層。減速器換油周期根據運行強度調整,連續高負載作業時每1800小時換油,輕載時可延長至2500小時,換油時先排空舊油,靜置15分鐘后再注入新油,油位以油窗中線為準。有時候電機運行時出現輕微異響,可能是軸承潤滑不足,補充潤滑脂后仍有異響,需檢查軸承磨損情況,必要時更換軸承。
小臂與手腕的保養要注重精度。小臂伸縮導軌的滑塊,每兩周用布蘸取少量潤滑油擦拭,去除表面雜質,滑塊運動有卡頓感時,注入適量潤滑脂后反復伸縮幾次。手腕的四軸和五軸定位精度要求高,每周用百分表檢查定位偏差,超過0.05毫米時進行校準,校準后運行測試程序驗證效果。手腕末端的法蘭盤螺栓易因振動松動,每次換班時用扳手緊固,螺栓表面若有銹蝕,涂抹防銹劑后再擰緊。其實手腕部位的線纜管束容易纏繞,整理時要預留足夠長度,避免機械手運動時拉扯,管束固定卡扣松動時及時更換。大概在進行高精度作業前,最好單獨測試手腕各軸的運動平穩性,確保無異常抖動。

控制系統的維護不能忽視。控制柜內的模塊要保持清潔,每季度用軟毛刷清理表面灰塵,不要用壓縮空氣直接吹掃,防止元件引腳松動。電源模塊的輸出電壓要定期測量,與標準值對比,偏差超過 3% 時調整電位器,無法調整則更換模塊。示教器的操作面板要避免油污污染,每周用專用清潔劑擦拭,觸摸屏校準每月進行一次,確保操作準確。其實控制柜的散熱風扇要每月檢查,運轉有異響時及時更換,濾網每兩周清洗一次,保持通風良好。大概潮濕環境中,可在控制柜內放置除濕袋,每月更換一次,防止線路板受潮。
傳感器與檢測裝置的保養影響精度。位置傳感器的檢測頭要每周清潔,用酒精擦拭表面,晾干后再使用,避免液體滲入內部。接近開關的感應距離會隨使用時間變化,每月校準一次,調整安裝位置確保感應可靠。傳感器的信號線屏蔽層要接地良好,測量接地電阻,超過 4 歐姆時重新處理,減少信號干擾。有時候傳感器誤報可能是接線松動,拔下插頭重新插緊,往往能恢復正常。
庫卡保養后的測試要全面。通電后讓機械手各軸單獨運動,從低速到高速逐步測試,觀察有無異響或卡頓。運行預設程序,記錄各軸運動時間,與標準值對比,偏差過大時檢查驅動系統。帶載測試按額定負載的 80% 進行,連續運行 1 小時,測量電機和減速器溫度,不應超過 60℃。或許測試時發現某軸定位不準,可能是編碼器參數偏移,重新校準后再測試。
庫卡kuka機器人KR30-3機械手的保養,要結合其負載特點和運動特性,重點關注關節精度和驅動系統。做好庫卡機器人保養,能減少故障停機時間,延長設備使用壽命,確保作業持續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