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態鏈政策已有靜觀后效
第三屆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投資貿易洽談會上周落幕,在會場內外,總能聽到諸如此類的觀點:機器換人有相當部分僅停留在低端的機械手換人、警惕高端產業低端化、裝備制造業與應用產業之間的最后一公里沒打通在佛山、東莞、江門、珠海這些制造業城市的一線,機器換人鼓勵政策有無可借鑒之處?打通產業鏈條的關鍵要素有哪些?今年會場上的亮點軍轉民專利技術融合、新能源產業又將帶來哪些結構性的變化?
東莞從事與機器人產業相關的企業有200余家,但是有知識產權的不到三分之一,企業90%以上的關鍵零部件和中高端數控系統依靠進口,KUKA機器人示教器維修,這是東莞機器人產業的當前現象。站在風口上,卻未能攻占關口,難擺脫受制于人的困境。
不可否認的是水高才能好出船,只有行業繁盛,充分發展,各要素發生互動,實力企業最終才能脫穎而出。從政府角度而言,當然也希望支持企業發展壯大,因而補貼政策頻出。如對東莞市自主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經認定為東莞首臺(套)的重點技術裝備產品,年度最高獎勵可達1000萬元。自2014年9月至今年1月,東莞申報機器換人專項資金項目共2698個,總投資約386億元,新增設備儀器76315臺(套),其中莞產設備占17.5%。
要繼續引導行業高端發展,政策調整勢在必行。今年,東莞出臺新政《強化新要素配置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態鏈工作方案》,通過更高層次的供需對接和更全面的政策體系,KUKA機器人維修,將過去零碎化的要素資源和各自為政的產業鏈條,連接成一個相互支撐、共生共榮的產業系統,www.twshmhelmet.com,實現東莞智能制造的跨越式邁進。政府也有意識地引進和培育行業高端企業和機構,加快建設廣東省智能機器人研究院、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積極打造機器人智能裝備產業集聚區。
聚焦高價值要素,搭建強強聯合的平臺,資源充分流動和對接,產學研用緊密合作,解決行業關鍵共性技術問題,這可以說是東莞從制造大市轉身智造強市的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