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世界機器人大會將于2016年10月21日至25日在北京召開,作為世界機器人研究領域最新成果和機器人產業發展未來走向的集中展示平臺,同時也作為中國科技界了解全球機器人技術前沿的一大窗口,世界機器人大會將集結世界頂尖企業、凝聚全球專家智慧、共推技術產業創新,推進中國機器人產業成為未來經濟科技制高點,參與全球科技競爭。醫療機器人作為機器人中的一大分支,已經在醫療健康領域扮演起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為延續人類生命健康帶來全新的技術保障。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談談醫療機器人。
(接上篇)《人工智能書寫醫療健康產業新篇章》
醫療機器人分類
醫療機器人按照用途主要分為臨床/手術機器人、康復機器人、護理機器人和其他四大類。
1.臨床手術機器人
臨床手術機器人是醫療機器人中體量最大的機器人,主要包括腹腔鏡手術機器人、神經外科機器人系統、骨科機器人、血管介入機器人等。據統計,2014年臨床手術機器人占全球醫療機器人份額60%以上,占據各種醫療機器人用途中的首位。其中,腹腔鏡檢查是臨床手術機器人最大的應用領域,占2014年占手術機器人的88.5%,其他類別臨床手術機器人則占到11.5%。
2015年,臨床手術機器人的全球市場份額為32億美元,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99億美元。目前全球已有33個國家、800多家醫院成功開展了60多萬例機器人手術,手術種類涵蓋泌尿外科、婦產科、心臟外科、胸外科、肝膽外科、胃腸外科、耳鼻喉科等學科。據IFR統計,2014年全球醫療機器人銷量為1224臺,占全部專業服務機器人銷量的5%,銷售額為13.17億美元,占全部專業服務機器人銷售額的35%,KUKA機器人維修,其中外科手術輔助機器人銷量為978臺。約占據了醫療機器人銷售的8至9成。
1)直覺外科IntuitiveSurgical
作為腹腔手術輔助醫療機器人的領軍企業,直覺外科IntuitiveSurgical是目前全球最先進的醫療機器人達芬奇手術系統daVinciSurgicalSystem的生產商。直覺外科成立于1995年,旗下的明星產品達芬奇手術系統于2000年被美國FDA正式批準投入使用,最初主要用于泌尿外科的微創手術,現在則被越來越多地應用于心外科等外科微創手術,被全球醫院爭相采用。
2015年,達芬奇手術系統共執行了65.2萬臺外科手術,較2014年的57萬臺增長了14.4%。2015年在美國約有49.9萬臺手術通過達芬奇手術系統進行操作:其中執行的最多的是婦科手術,達23.8萬臺,普外手術量達14萬臺,泌尿科手術為10.2萬臺。
而在美國以外,在2015年共有15.3萬臺手術通過達芬奇手術執行,而2014年的數量為12.1萬臺,增長主要源自中國、日本和韓國三大市場在手術量的增加。
2)安科銳Accuray
來自美國的安科銳Accuray公司主要從事放射治療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旗下的CyberKnife目前是全球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投入商業應用的智能機器人放射外科手術系統。CyberKnife可以以次毫米精度治療機體各個部位的腫瘤,已為全世界超過6萬名癌癥患者提供卓越的治療,目前全球已有164套CyberKnife系統用于放射治療。
3)Mazor機器人MazorRobotics
Mazor機器人MazorRobotics于2000年在以色列成立。公司的Renaissance系統是用于脊柱外科手術領域的專項機器人,能在不需要主刀醫生操作前提下(不像牽線木偶)自動完成精準的手術操作步驟。這樣既減少了由于人為失誤而造成的術后不良并發癥,也減少了患者術后康復時間和降低了疼痛等。該機器人系統還能夠避免患者在手術過程中的X光檢查,降低患者承受的放射性不良反應。目前在全球范圍內,Mazor手術機器人已銷售出了100臺。Mazor機器人MazorRobotics已與美敦力簽署了共同開發市場的戰略合作協議,如果到2017年底,美敦力對Mazor機器人系統的聯合開發和市場推銷獲得良好發展態勢,美敦力有可能將獨家占有Mazor的銷售權并獲得其銷售提成。Mazor的Renaissance機器人系統目前的市場價是每臺85萬美元左右。
4)北京天智航醫療科技Tinavi
北京天智航醫療技術有限公司是科技部、北京市政府和中國科學院聯合認定的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百家創新型試點企業,聯合北京積水潭醫院、301醫院等國內從事醫療機器人研究的優勢臨床機構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清華大學等優勢研發單位,成功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骨科導航機器人,擁有多項醫療機器人核心專利,是全球第五家獲得醫療機器人注冊許可證的公司,公司產品包括骨科機器人導航定位系統、神經外科導航系統、智能手術平臺等。
2.康復機器人
康復機器人是醫療機器人市場中增速最快的機器人,目前已被廣泛地應用到康復護理、假肢和康復治療等方面,康復機器人的發展不僅促進了康復醫學的發展,也帶動了相關領域的新技術和新理論的發展?祻蜋C器人目前主要分為兩大類:1)醫療訓練用康復機器人,主要用于患者的肢體功能恢復及輔助練習;2)生活輔助用康復機器人,用來代償肢體功能。
據BCG預測,2015年康復機器人份額達2.8億美元,2016年預計將達3.2億美元,KUKA機器人電路板維修,2020年達13.5美元。
1)ReWalk機器人ReWalkRobotics
ReWalk機器人ReWalkRobotics是一家來自以色列的外骨骼系統提供商,致力于設計和制造可穿戴外骨骼動力設備,幫助腰部以下癱瘓者重獲行動能力。其外骨骼系統是目前第一個通過美國FDA認證的個人用外骨骼產品,售價約為6萬多美元,屬于外骨骼中的中檔價位。其產品主要分為ReWalkPersonal和ReWalkRehabilitation兩大類,其中ReWalkPersonal為家用或社區使用并可進行定制,ReWalkRehabilitation主要用于臨床康復,截至2015年底,共有104件ReWalk產品用于康復中心,107件用于家庭或社區。
2)楚天科技TrukingTechnology
楚天科技主營業務是以水劑類制藥裝備研發、生產業務為核心,形成了以全產品鏈制藥裝備、高端醫療器械和食品機械的完整產業鏈。兩年來,公司投入近2億元研發資金,啟動了無菌生產智能醫藥機器人、可穿戴外骨骼機器人、智能醫療機器人和智慧醫藥工廠的研發。其中與國防科技大學合作的可穿戴外骨骼機器人將主要用于殘疾人和老年人生活自理,由國防科技大學負責列裝申報,未來也會被用于軍隊負重。
3)奧托博克Ottobock
1919年于德國成立的奧托博克旗下設立五個集團,分別為健康康復集團、化工集團、Sycor信息技術公司、Technogel凝膠系列產品公司和BacticYachts船艇制造公司。其中健康康復集團的主要產品包括假肢產品、矯形器產品、神經植入產品、康復產品等,是世界上最大的假肢制造商,占全球假肢市場60%的份額。奧托博克已與埃克索仿生EksoBionics達成合作,將利用Ekso的技術進一步發展其在微處理器控制膝關節的創新,打造更為符合用戶需求的智能假肢。
3.護理機器人
護理機器人主要用于幫助護理人員分擔繁重瑣碎的護理工作。還可幫助醫護人員確認病人的身份,并準確無誤地分發所需藥品。
將來,護理機器人還可以檢查病人體溫、清理病房,甚至通過視頻傳輸幫助醫生及時了解病人病情。
1)Helpmate機器人HelpmateRobotics
1997年于美國成立,主要用于在醫院等醫療機構協助遞送藥品、耗材、食物、X射線圖像和其他材料。目前已有150多臺Helpmate機器人被歐洲、日本、加拿大和美國的醫院租賃使用。每臺Helpmate機器人售價約為11萬美元。
2)亦達健康InTouchHealth
同樣來自美國的護理機器人制造商亦達健康InTouchHealth與iRobot合作研制了醫療機器人RP-VITA,可以通過故障檢查與排除技術讓機器人醫生巡查醫院,而真正的醫生就通過LCD顯示屏遠程為病人看病。
3)深圳市桑谷科技SangguTechnology
2003年成立,桑谷科技與Unmaion及南方科大附屬醫院共同發明了中國第一臺國內空白的智能靜脈輸液藥物配制機器人和靜脈輸液監控器系列。
4.其他醫療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