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自動駕駛領域初創企業達240余家,泡沫風險嚴重
據國外媒體報道稱,如今的自動駕駛技術已經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單是美國汽車和科技公司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投入就達到了400-500億美元。在這一背景下,目前全世界已經涌現出了超過240多家自動駕駛初創企業。只是,在如今估值存在嚴重泡沫的情況下,這些所謂的初創企業還能具備多少的營收和盈利能力恐怕值得所有投資人的深思。
以下為文章主要內容:
徐雷(LeiXu,音譯)和JustinSong曾在硅谷最炙手可熱的電動汽車制造商特斯拉工作過一段時間,庫卡機器人驅動器維修,但隨著對自動駕駛汽車的興趣大增和獲得投資額的不斷增長,他們最終選擇了從特斯拉離職,去追求自己的夢想。
根據《路透社》提供的分析數據顯示,他們所創建的Nullmax公司目前是全球240余家從事自動駕駛技術研發的初創企業之一。在這240多家初創企業中,有75家位于美國硅谷。Nullmax公司的主要業務是針對未來自動駕駛汽車設計軟件、硬件零部件以及系統開發。
目前,他們所創辦的Nullmax公司主要靠企業提供資金,但與其他美國企業家所不同的是,他們并沒有選擇來自硅谷風險資本家的投資。Nullmax成立于2016年8月,成立后不久即獲得了由主營光通信業務的中國科技企業鑫茂科技的1000萬美元投資。
通過尋求來自中國企業的資金支持,Nullmax的創始人們成功地規避了行業內其他初創企業所面臨的問題,即財大氣粗的大型汽車和科技公司財隨意就向自動駕駛汽車領域投入數十億美元。但迄今為止,硅谷投資者在該領域增加投資方面還一直保持著克制態度。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有關自動駕駛技術的媒體頭條新聞一直被一些老牌公司所把持,就比如通用汽車。去年,該公司斥資10億美元收購了位于一家名為CruiseAutomation的舊金山小型軟件公司,后者致力于研發無人駕駛技術。就在本周,全球第二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德爾福汽車公司(DelphiAutomotive)則以4.5億美元收購了位于波士頓的自動駕駛初創公司NuTonomy。
現在,似乎每家初創企業都認為他們將獲得10億美元的估值。硅谷風險投資家、企業創新顧問埃萬耶洛斯(EvangelosSimoudis)說道。
然而,庫卡機器人,盡管外界期望和呼聲很高,但人們對這些未經市場檢驗創業公司的實際投資額仍然相對謹慎。根據《路透社》公布的數據顯示,自動駕駛創業公司目前收到來自企業和私人投資者的資金總額不超過50億美元。
而且,除了安德森-霍羅威茨(AndreessenHorowitz)和恩頤投資公司(NewEnterpriseAssociates)外,硅谷大型風投公司很少在該行業進行投資。《路透社》分析稱,在排名前30的自動駕駛初創企業中,只有7家獲得了后期融資,這表明部分風險投資家對該行業的發展潛力尚存有疑問。
對此持懷疑態度的投資者甚至質疑,這些初創企業最終能否實現盈利。盡管一些老牌汽車公司和零部件公司在自動駕駛領域不惜投入重金豪賭,但截至目前他們都還沒有對外展示其能夠在自動駕駛領域獲得可觀營收或者具備盈利能力。
另外一個棘手的問題是,盡管有人預計自動駕駛汽車最早將在2019-2020年開始商業化運營,但專家普遍預測汽車從有人駕駛到無人駕駛的過度需要10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實現。
對此,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首席執行官塞爾焦-馬爾喬內(SergioMarchionne)就曾表示:如果你在自動駕駛領域不可自拔,這將使你揮霍掉大量金錢。
企業投資飽和
總的來說,近年美國汽車和科技公司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投入達到了400-50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是通過并購或者合作的形式展開。但整個領域內我們則很難作出精確統計,因為像Alphabet這樣的大公司,雖然其在該領域進行了數十億美元的投資。但它的子公司、自動駕駛領域內的領先者Waymo卻從未披露具體投資數據。
如今自動駕駛領域的頂級企業投資方包括三星、英特爾、高通、德爾福和博世。此外,在6家估值達到10億美元以上的自動駕駛初創企業中,上述企業參與投資了其中的5家。
因此,自動駕駛領域能否產生更多類似的獨角獸初創企業則成為了投資者們熱議的話題。比如,KUKA機器人電路板維修,通用汽車所收購自動駕駛初創公司CruiseAutomation的前投資者就在自動駕駛汽車和相關技術上持有不同的看法。
位于帕洛阿爾托(PaloAlto)的金融投資機構HoneCapital合伙人VeronicaWu表示,她的公司繼續對相當數量的自動駕駛初創企業進行了投資,但她同時也承認這項技術的部署、實現需要時間。
自動駕駛汽車上路只是時間問題,而不是能否實現的問題,我們對此相當樂觀。VeronicaWu說道。
在另一方面,CruiseAutomation的另一名早期投資者、投資機構西格尼亞風險投資公司(SigniaVenturePartners)分析師仙尼-迪隆(SunnyDhillon)則表示,他所在公司在自動駕駛技術領域還沒有看到任何有投資吸引力的企業。
迪隆表示:通用汽車為收購CruiseAutomation付出了高昂代價,而也讓這個領域充滿了泡沫。現在,似乎每個計算機視覺和機器人專業畢業的博士生都會創辦自己的自動駕駛汽車企業。而且,許多老牌企業已經在該領域進行了大規模投資和收購,這就使得后續投資者的潛在回報和企業家收益受到了嚴重限制。
位于舊金山的汽車風投基金AutoTechVentures合伙人奎因-加西亞(QuinGarcia)則認為,目前有太多初創企業進入了自動駕駛領域,如今這個領域已經十分擁擠,估值也在不斷膨脹。到2021年,可能會有少數幾家公司嘗試進行IPO,但成功者恐怕寥寥。
中國市場的自動駕駛
不過,以上所有這些似乎沒有打消徐雷和合作人的創業積極性,他們希望自己能夠從擁擠的自動駕駛市場中脫穎而出。
目前,大多數自動駕駛初創企業都尋求向美國和歐洲的汽車制造商提供產品,但擅長攝像頭視覺系統和人工智能技術的徐雷和JustinSong則專注于中國市場。他們預計,自己可以在2020年首先向中國汽車制造商交付部分自動化的駕駛系統。
徐雷和JustinSong現年都是35歲,均有在美留學的背景,目前他們正在距離特斯拉工廠不遠的費利蒙市(Fremont)一間小辦公室工作。其中,徐雷曾是特斯拉自動駕駛系統的高級計算機視覺工程師,而JustinSong曾擔任特斯拉產品和供應鏈質量資深經理。
特斯拉方面始終拒絕證實他們之前的工作履歷。
徐雷透露稱,自己的初創企業目前雇傭了大約50名員工,其中大多數在上海一個更大的辦公室里工作。但他希望自己的公司能夠立足于加州,因為這里是美國科技人才中心,且加州監管機構已經為自動駕駛汽車的測試鋪平了道路。
至于如何將Nullmax的理想計劃變為現實的商業回報這一點,徐雷似乎還不愿意作過多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