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智能制造需要什么樣的人才?
當前,智能制造已經成為中國制造業推進產業轉型與升級的主要方式。但是要實現傳統生產方式向智能化生產方式的轉型,就必須顛覆傳統生產制造過程中人、設備與工廠之間的關系,在系統層面也要作出徹底的轉變。因此,對企業而言,推進智能制造不但需要專業的規劃和實施人才,還需要能對這些智能化設備和系統進行熟練操作的技能型人才。
從傳統到智能,制造過程發生了哪些變化?
在傳統制造企業,e-works將企業的生產制造過程主要劃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產品的設計、規劃與決策,稱為產品創新數字化,主要包括產品的設計與創新過程。第二個層面是工藝、生產與執行,主要包括工業設計、生產制造和設備維護。第三個層面是技藝與操作主要包括生產車間的現場操作和執行。但是對于智能化生產制造過程而言,這些清晰的過程劃分變得模糊。在智能制造過程中,各層面的工作將相互融合,從而使工作結構呈扁平化趨勢。這種不同層面間的融合需要大量融技術理論與技能操作于一體的復合型人才,也使智能制造在人才需求層次上整體呈上移趨勢。
智能制造的目標是實現生產過程的自動化和智能化,系統、設備和人之間必須做到最大限度的融合,從而極大的提高了系統對人的操作要求。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由于智能化生產系統更加復雜,對操作人員的能力要求更高,操作員工必須能對整個生產系統有比較深的理解,并能熟練運用各類工業軟件進行柔性化生產;第二,為保證智能化生產線的穩定持續運行,企業需要操作人員在具備操作技能的同時,也能實現對生產線的安裝、調試與維護性操作;第三,智能化生產系統無論如何復雜,它也只能生產常規產品,企業為了提高競爭力,往往要在此基礎上生產特種加工的產品,而這種產品很可能是無法完全用智能化設備進行加工的,必須人工操作,但它的操作會非常復雜,對操作技能的要求也會大大提高。
從傳統生產制造到智能制造,除了生產過程發生更本性轉變之外,企業的服務模式也在發生改變。這首先體現在,傳統的生產和服務是完全分開的。車間負責生產,銷售負責營銷。車間操作人員只負責接收銷售訂單,生產滿足客戶要求的產品。銷售只負責業務洽淡,反饋客戶需求到生產車間。缺乏把車間生產直接與客戶聯通的理念。智能制造卻完全改變了這一點,智能制造的目標是把生產線與庫存、產品和客戶全部連通起來,構成一個大系統,包括智能生產、智能工廠、智能物流和智能服務。在這種制造系統中,服務與生產融為一體,生產者將直接面向客戶進行生產,這是一種全新的工作模式,生產者必須具備與客戶溝通的能力以及按照客戶需求進行定制化生產的理念。
智能制造過程對人才需求分析
傳統生產制造與智能制造在生產過程中存在著巨大的差別,智能制造過程決定了對人才的要求更高,庫卡機器人何服電機維修,企業要推進智能制造的規劃、實施與落地,需要更多擁有跨學科背景的復合型人才,即更多具備通用性、專業性、融合性技能的人才。
第一,智能制造改變了傳統生產過程中對人的要求,對從業人員的專業性、能動性、靈活性、協作性等通用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現在都在談機器換人,在一些機械化、低技能的操作環節完全可以實現。但實現之后,智能化生產線和大數據系統的指揮、操作和運營需要更具專業能力的人才,這都是機器替代不了的領域。從業人員需要能夠將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應用于構建真實的工業系統,以應對自動化系統故障。此外,庫卡機器人,智能制造工作內容的變化要求從業人員兼具多種工作技能,KUKA機器人示教器維修,以能動性地應變復雜性的工作要求。要求能夠迅速根據市場需求調整其生產適應能力,以及實現人機協作。在智能工廠里,人、機器和資源如同在一個社交網絡里一般溝通協作,相互配合,重塑傳統制造模式下人與設備之間的機械關系。
第二,在推進智能制造過程中很多專家都意識到一個問題,即企業無法明確需求,對自身的流程、內部業務關系無法理清。在傳統的制造業里,有CIO或首席信息官,這些CIO可能是IT出身,但是對于如何將底層數據融合并進行智能分析缺乏足夠的理解,技能的缺乏將影響了智能制造工作推進的進程。因此,企業需重點搜尋或培養既對上層的信息化系統有深刻理解,又對自動化技術和方案有深刻理解的專業人才。
此外,自動化銜接了機器控制與數據采集,需要基于PLCopen的標準化編程、OPCUA、機器人應用與集成系統的規劃與開發等技術人才。隨著機器的智能性、集成性的提高,對于自動化本身的人才需求也與以往更加不同,對于軟件工程的能力,包括軟件開發、軟件質量與進度控制這些綜合能力的要求較之以往更高。
第三,企業需要能夠深度理解IT與OT融合的規劃型人才。這類人才主要負責智能制造體系的設計和規劃,具有統籌全局的運作和規劃能力。由于層次架構,對人才的技能要求也十分苛刻。這類人才首要要懂得精益生產,了解生產過程與工藝,能夠將信息通過組織分類來設定企業的制造目標,并能夠統籌自動化、信息化與通信規劃流程、制定執行路線圖,推動項目的進度并持續推進設計的改善。同時還能進行資源的整合,包括內部各個部門之間的溝通、外部力量的協調,類似于一個中央節點來協調各方,對各方設定目標、提出需求,并定義標準接口,設計流程與檢查,以及進行階段性的目標監視。
總結
當前,隨著中國智能制造戰略的大力推進,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通過實施智能化工廠改造推進智能制造轉型。最新調查顯示,當前絕大部分中國制造企業仍處于工業2.0補課階段,在智能制造規劃階段,普遍面臨觀念和知識儲備不足的問題,直接導致了智能制造的實施過程無法推進。這也是當前智能制造戰略推進的主要障礙。筆者認為,面對這種情況,當前需要解決的是如何從教育和產業層面培養智能制造專業人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