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推動杭州企業加速蝶變
在老板電器的智能制造信息指揮中心,半環形大屏實時展示著各項生產數據,這些數據來自每臺自動化設備上的傳感器。數據回流,實時反映機器的工作狀況;大屏幕隨時更新訂單完成計劃,給予操作人員隨時調配訂單任務的數據支持,極大地提高了整個工廠的柔性生產
這是智能制造帶來的蝶變,庫卡機器人驅動器維修,這個年產225萬臺廚房電器數字化車間項目,讓老板電器成為2016年工信部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而項目本身也入選杭州市第一批工廠物聯網示范樣板項目。
12月27日,在杭州市智能制造推進大會暨工廠物聯網和企業上云現場會上,宣布了2017年榮獲國家、省、市智能制造相關榮譽的企業名單,并對2017年杭州市工廠物聯網和工業互聯網示范項目進行授牌。
工廠物聯網掀起申報熱潮
據悉,自2015年起,杭州就全面啟動工廠物聯網和工業互聯網專項行動,目前全市已累計組織實施工廠物聯網和工業互聯網試點項目497個,通過驗收項目303個,認定示范項目30個。2017年組織實施工廠物聯網和工業互聯網項目211個,通過驗收項目123個,庫卡機器人,評定示范項目7個。
而工廠物聯網和工業互聯網專項行動,杭州已經推進了3年。市經信委物聯網處負責人表示,從行動實施的效果看,杭州企業對利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制造業的認識也在不斷提升,今年有286個初次申報項目,這一數量是3年來最多的,而且項目的連續性強,近35%是往年認定試點項目的再深入再拓展。
值得關注的是,工廠物聯網試點示范項目先行先試的帶動作用也開始逐步顯現。據了解,富陽區彩鋼板行業在2016年示范企業新永豐鋼業的帶動下,全區彩鋼板企業紛紛啟動工廠物聯網改造,今年有4個項目通過驗收。而蕭山區迪安派登洋服智能定制項目的實施,將自身的利潤率從5%提升至30%以上,引發了全市服裝行業個性化定制改造的熱潮。
上云企業初享技術紅利
工廠物聯網從生產端切入,推動了兩化深度融合和制造業的高端化、網絡化、智能化,而今年推進的企業上云專項行動,則通過高標準推動制造業企業上云、商業模式上云,培育云服務企業,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中策橡膠就在上云過程中享受到了技術紅利。據中策橡膠副總經理張利民介紹,天然膠是生產輪胎的主要原材料,由于受不同產地、批次的影響,天然膠采購指標常常呈現波動性,導致對輪胎制造工藝也會產生波動性影響。中策橡膠引入阿里云ET工業大腦后,通過密煉工序的數據上云、大數據分析和制造過程參數的優化模型迭代,尋找出不同膠種最優化配置的制造過程參數,大幅降低了密煉能耗和次品率,使橡膠平均合格率提升了3%-5%。
據市經信委云計算與大數據產業處負責人介紹:1-10月,浙江省新增企業上云108481家,其中杭州市‘企業上云’新增上云企業數已達到41153家,占全省新增數的37.9%,完成省下達目標任務的152.4%。杭州的‘企業上云’總量、增速和比例等指標在全省均遙遙領先。
據悉,在企業上云行動大力推動下,杭州已有不少企業通過云計算、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優化了自身的生產、營銷、管理各環節的效率,推動了企業的轉型升級和降本增效。
而企業上云的大步邁進,離不開杭州龐大的云服務商群體和云生態的支撐,www.twshmhelmet.com,阿里云發起成立了云服務產業聯盟,ET工業大腦目前已在中策橡膠、恒逸石化等企業實施應用。同時,網易云、浙江用友以及杭州電信、移動、聯通等云服務商,立足自身的技術能力和行業細分領域,發揮各自特色優勢,協同推進全市企業上云。
從智能生產線改造到智能工廠建設,從云計算賦能到大數據應用,無論是工廠物聯網端的投入改造,還是企業上云的服務提升,都在實實在在影響著杭州經濟結構轉型發展的方向。智能制造是‘中國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是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核心技術。在這一問題上,杭州得天獨厚,要在真正的智能制造上示范和引領全國。中國工程院院長、院士周濟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