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音箱行業正在爆發語音成為重要入口
據《科學》雜志(《Science》)預測,截至2045年,全球平均會有50%的勞動崗位將被人工智能技術所替代,而其中在中國這個數字將達77%。人工智能可以運用在教育、醫療、交通等多個領域,中國市場無疑孕育著人工智能的巨大商機,而據艾瑞咨詢預計,2020年全球AI市場規模將達到1190億元,未來三年年復合增速約19.7%,國內市場規模年復合增速超過50%,硬件智能化是未來發展趨勢。
根據埃森哲的報告顯示,人工智能主要分為三個層次:感知、理解和行動。在感知層次中,音頻和視覺是人工智能的主要入口,相比于視覺,音頻不受距離的限制,應用范圍更廣,從幾米到幾十米。相反,視覺需要人臉保持在在移動設備前,在使用上限制更大。
同時,第三方報告顯示我國智能語音市場主要分為四個時期:探索期(2007-2011)、市場啟動期(2012-2016)、高速發展期(2017-)和應用成熟期。在探索期,深度學習算法的應用大大推動了語音識別領域的發展進程,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蘋果在2011年推出了Siri語音助手;在市場啟動期,各廠商發布了帶有的語音識別的智能終端,具有代表性的是亞馬遜發布智能音箱Echo,體現了人機交云功能;預計從今年開始智能語音將進入高速發展期。
2016年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達96億元,同比增速達38%,預計2017年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達到132億元。語音逐漸成為人機交云的新范式:過去200年左右時間里,基本的人機交云形式不斷進化,在過去的75年當中幾乎每隔10年,交云方式就有一個大的創新,現在語音已成為人機交云的新范式。去年國內語音市場行業規模為60億元,預計今年同比增速超過60%,市場規模達到100億元。
交互式體驗升級,場景應用進一步延伸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媒介技術也在不斷更新,www.twshmhelmet.com,一旦流行音樂與數字化技術相結合,新媒介時代的流行音樂將出現全新的景象,以云聯網和手機媒體為代表的新媒介的出現,令傳統的流行音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在醫學研究中収現,經常的接觸音樂節奏、旋律會對人體的腦波、心跳、腸胃蠕動、神經感應等產生某些作用,進而促進身心健康。音樂無形的力量進超乎個人想象,所以聆聽音樂、鑒賞音樂,是現代人普遍的生活調劑。
當人工作緊張到一定程度之后,優美和諧的音樂將會把人從疲勞、煩悶、懶散中解脫出來。人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需要音樂的調劑,同時,工作中也同樣需要音樂的愛好刺激。忙碌的現代人需要適度放松,而聽音樂就成了大家的首選方式之一。根據iresearch的數據顯示,2015年聽音樂的用戶中約70的用戶每天聽音樂一次以上,超過90%的用戶每周至少4-6次,而在聽音樂時長上,有超過74%的用戶每天聽音樂30分鐘以上,音樂已經融入于我們的日常生活。
語音識別是人機交互里很重要的模塊,從PC時代到現在的移動云聯時代,人機交云由鼠標鍵盤走向智能手機、Pad等的多點觸摸。到了智能硬件時代,交云則更加多元,不僅有觸摸,還有基于語音、視覺的交云。原本是以機器為中心的人機交云,逐漸走向以人為中心的自然交云。另外,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理解都是基于統計和概率體系,所以商業化過程建議選擇人受到一定限制(如車載)或者很難做百分之百正確(如會議同傳)的場景,然后隨著技術的進一步成熟,可以進入到更多的場景。
2016年谷歌機器的語音識別準確率超過90%,日前,谷歌首席執行官桑達爾皮查伊宣布,該公司的語音識別技術誤差率僅為4.9%,換而言之,谷歌語音識別技術中,每20個單詞會出現一次錯誤。相比2013年的23%,www.twshmhelmet.com,以及2015年的比例8%,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拼笥嶏w在05年推出了聽見智能會議這款產品。
一般來說,會議場景的同傳準確率為80%左右,而智能會議轉寫準確率則能達到90%以上,之后,其在醫療和司法系統迚行了應用。另外,科大訊飛還推出了便攜翻譯機,www.twshmhelmet.com,易于隨身攜帶,方便進程實時交流。語音識別準確率的提高推動了商業化應用進程,尤其是智能音箱的推出離不開語音識別準確率的提高。
隨著生活品質的提高和科技的飛速發展,智能家居產品逐漸進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例如智能電視、智能冰箱、智能洗衣機等等;這些電子產品的出現讓我們的生活充滿了更多的樂趣,也帶給我們很多便利。而智能音箱不僅僅是一個揚聲器那么簡單,它顛覆了傳統家居音箱的概念,可以與你的家庭無線網絡連接,將在線音樂點播、手機操控、多房間控制等功能相結合,帶給用戶全新的娛樂體驗。
從生產制造的角度,智能音箱產業鏈從上至下包括芯片廠商、零部件廠商以及加工制造環節,目前在芯片環節亞馬遜Echo主要采用TI的芯片以及三星的內存,蘋果HomePod主要采用自家設計的A8芯片。
在國內大部分中文的語音識別技術則由科大訊飛所提供,包括蝦米音樂、QQ音樂、喜馬拉雅等提供內容服務。
目前,智能音箱都帶有WiFi功能,與傳統的藍牙音箱工作模式不同。藍牙音箱的工作原理是通過內置的藍牙芯片與手機、平板電腦和筆記本等藍牙播放設備連接,之后播放其設備上帶有或者是設備上搜羅到的網絡上的資源迚行播放,其功耗較低,且使用了一對一的傳輸方式能夠保證擁有不錯的私密性。
而WiFi音箱則是通過無線路由器,將音箱接入到外部網絡當中,然后通過手機、平板等設備連接音箱,通過AirPlay、DLNA等多媒體的協議將音樂推送到音箱當中進行播放,擁有著傳輸能力強、可連接多個設備、播放音源多樣等特點。
智能音箱音樂品質高于藍牙音箱
傳統的藍牙音箱,其帶寬一般都在24Mbps(藍牙4.0)以下,難以達到傳輸高品質音樂的需求,WiFi音箱基本上的帶寬都能保證在150Mbps以上,對于無損音樂和視頻的傳輸敁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很多人也都從WiFi音箱上體驗到了無線也能聆聽HiFi的真諦。WiFi音箱跟藍牙音箱相比,其可以做到真正的脫離手機來迚行使用聆聽,可以享受海量的音樂資源,播放質量更高的音樂。
藍牙音箱與WiFi音箱音樂推送方式不同:藍牙音箱需要將數據下載到手機的客戶端,然后通過手機音頻解碼,然后將MP3轉成了藍牙編碼的音頻流媒體,最后將解碼后的聲音文件傳輸到音箱,通過音箱被動的迚行播放。WiFi音箱首先將其通過WiFi傳輸協議將聲音文件的鏈接傳輸到WiFi音箱當中,WiFi音箱就會主動的對其迚行下載,直接在音箱上迚行解碼和播放,這種傳輸的方式的傳輸速度更快,帶寬更高的WiFi音箱傳輸高質量的音頻文件也更加的游刃有余。
智能音箱有聲讀物更加豐富
在線音樂的收費狼來了喊了多年無人關注,現如今音樂收費逐步成為亊實。在2011年,百度音樂與三大唱片公司(環球音樂、華納唱片、索尼音樂)簽署合作時,總價才3000萬,但蝦米最近在購買唱片公司一家華研的版權時,花費就約為2000萬。從行業生態來看,加強版權管控可以規范行業環境,為建立付費模式提供了可能。從在線音樂服務商角度而言,版權監管變嚴意味著需要持續投入版權采買,在投入居高不下的情況下,在線音樂平臺的收費意愿也會更加強烈,因此,在云聯網+的世界里,音樂付費的時代也悄然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