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稱中國物流開啟無人化時代:智能配送成企業立足關鍵
11月30日報道,庫卡機器人驅動器維修,日媒稱,在中國快遞市場,將貨物從最后一個配送網點送到顧客手中的最后一公里使用無人機和機器人的動向正在擴大。因為以前依賴人力的配送已經完全跟不上電子商務等的爆發性普及。各快遞企業均計劃建立不使用人力的配送系統來提高物流效率。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11月29日報道,在今年的雙十一活動中,包裹數量預計達到約15億個。再加上發貨后的退貨和重新配送等,物流可能會有近1個月難以恢復正常運轉。延遲送貨帶來的糾紛也接連不斷,已上升為社會問題。
報道稱,正因為存在這種狀況,中國各快遞企業開始嘗試將最后貨物送至顧客手中的環節交給機器來完成的措施。
在上海市內一家寫字樓里,中國網上訂送餐服務餓了么的送餐員把自己從店家運來的咖啡放進一個圓筒型機器人內。隨后,該機器人自動乘坐電梯,并在到達目標樓層后通過電話通知訂餐的顧客您訂的餐到了。
顧客只要在機器人的顯示屏上輸入自己的手機號后,它就會解鎖打開蓋子,庫卡機器人驅動器維修,讓顧客從中取走商品。完成送餐后,機器人又會自行乘電梯離開。
運營餓了么的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從10月份開始在上海等幾個地方啟用了這款配送機器人。目前1天能配送20單左右。該公司負責開發的技術總監余立鑫表示,引進配送機器人是為了提高配送的人力成本效率。今后還打算增加投放數量。
報道稱,KUKA機器人示教器維修,除送餐外,越來越多的電商開始嘗試通過人力以外的方式提高效率。
送貨比以前快,不用再花半個小時的車程去超市了。居住在江蘇省宿遷農村的小陸(24歲)通過京東采購洗面奶等日用品。讓送貨時間得以短縮的功臣是無人機。
報道表示,京東從2016年6月以后陸續在江蘇省和陜西省啟動嘗試通過無人機配送。在宿遷投放了約40架無人機。包裹會先臨時送到物流中心,然后在那里被裝上無人機,隨后從空中送到十幾公里外的農村配送點。雖然目前還是通過人工最后送到顧客手中,但估計將來打算直接由無人機完成送貨。
報道稱,與城市地區不同,農村地區很少有大量訂單,而且很多地方路況不好,容易延長送貨時間和提高成本。京東的負責人表示,雖然無人機送貨還處于試驗階段,但早晚會擴大網點。
報道稱,2016年中國的電商市場規模為22.97萬億元,5年里擴大至3倍,網上訂送餐服務市場規模為1662億元,5年里也擴大至5倍。相關市場今后被認為會繼續增長。
目前,配送業務主要由人力承擔,但由于訂單數量的增長速度過快,配送人手不足的情況日益明顯。快遞公司之間的配送員爭奪戰也越來越激烈,本來應該很便宜的人工費不斷上漲。在快遞行業,如何充分利用機器人和無人機等人力以外的手段提高效率被認為是長久立足的關鍵。
報道稱,在中國迎來網絡消費社會這一繁榮景象的同時,人手短缺的配送業務也面臨著的危機。越來越多的聲音期待配送機器人的開發和運用能夠成為解決人手短缺問題的殺手锏。但是相關嘗試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