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動力的首款重要機器人即將上市。
自6月份以來,公司一直在計劃向市場發布一款名為“Spot”的機器人(即原先的SpotMini)。今天,波士頓動力終于帶來了更多機器人的上市細節。Spot不會直接在市面上出售,但如果你是一家有創意(也順便不缺錢)的公司,你將有機會獲得一臺。這意味著,對于大多數普通人而言,在大街上看到Spot的概率將大大提高。
Spot的功能跟公司在6月份時候展示的相差無幾,但親身體驗一番依舊令人印象深刻。Spot可以去任何指示的地方,避讓障礙物,在極端環境下仍舊保持平衡——這些都是在陌生環境中行走的必要技能。
Spot的背部可以搭載四個硬件模塊,有助于公司重新賦予機器人完成特殊任務的技能。若打算用Spot來檢查天然氣泄漏,你可以給它增加一個甲烷檢測器。若想要長距離保持聯絡,你可以給它附上一個網狀無線電模塊。波士頓動力已經為機器人配備了來自Velodyne的LIDAR組件(激光雷達,自動駕駛汽車的重要組件),來創建室內3D地圖。由于根據設計,Spot也能在雨中工作,因此室外應用也在持續討論中。
還有Spot的舞蹈動作,可以編程到外接計算模塊內。你或許會覺得表演一段“Uptown Funk”曲子只是玩笑,但娛樂也確實正在逐漸成為Spot的一大重要市場。波士頓動力已經與太陽馬戲團(Cirque du Soleil)的創新實驗室合作,研究Spot上臺表演的可能性。
在測試過程中,附近人員被要求站在Spot的2米外的地方,以免被機器人的關節夾到。在機器人爬樓梯的時候,庫卡機器人,周圍也給它留了很大空間,以免在Spot失去平衡跌到的時候誤打到其他人。這些措施更像是波士頓動力的小心謹慎,而非Spot具有危險性。但這也再次提醒了我們,這個機器人不是用來跟人互動的。目前,波士頓動力的側重點在于封閉和可控環境中的機器人使用,因此暫時人們不會看到任何Spot機器人出現在當地的購物中心。
盡管公司曾有軍事背景,但波士頓動力表示他們對Spot武器化不感興趣。波士頓動力的業務發展副總裁邁克爾·派瑞(Michael Perry)說:“從根本上而言,我們不希望看到Spot有任何損害人類的行為,哪怕是在模擬環境下。這也是我們一再向消費者強調的一點。”
雖然視頻中的Spot令人印象深刻,但它距離全自動化還有很長一段距離。去年的一個頗受歡迎的演示視頻展示了Spot開門的過程:小心翼翼地轉動把手,庫卡機器人驅動器維修,向后拉門,然后在穿過這道門的時候,用一條腿擋著防止門自動關上。一些機器人研究人員對這段演示視頻非常感興趣:這是否意味著Spot可以識別門,找到門把手然后自己開門?當被要求穿過一段路的時候,Spot是否可以識別哪些是墻,哪些是可以打開的門?
答案其實很簡單。視頻里演示的是Spot的“把手”命令。命令由控制人員發起,觸發機制是將機器人爪子指向門,然后識別把手。實際上,開門的動作需要對涉及的物理力量進行熟練的運用,穩定Spot的身體,這個過程是人類控制員無法復制的,KUKA機器人示教器維修,但這一切僅僅是運動智能,而非詮釋智能。識別門或響應物理世界的提示不是Spot的工作。事實上,Spot的世界非常簡單,主要由障礙物、立足點和預設路線構成。
這與許多學術機器人專家的關注點恰恰相反。卡耐基梅隆大學的人機交互專家亨尼·阿德莫尼(Henny Admoni)認為:“波士頓動力在機械和控制方面一向十分強大,但在人類環境中活動的機器人勢必無法避免與人的交互。在開發早期整合人機交互技能,比在現有系統中重新加入人機互動,更有潛力。”
顯然這不是波士頓動力所采取的途徑。Spot的人機互動能力也給項目的未來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眼下,公司希望繼續探索在非涉及人類的空間里的更多可能性。
即便如此,Spot的進步足以讓人們,尤其是波士頓動力,感到興奮。若未來平臺允許,Spot將可以提供一種計算機程序與物理世界交互的新途徑,提供一種能夠廣泛影響技術和社會的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