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機器人的應用環境,國際機器人聯盟(IFR)將機器人分為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其中,服務機器人是指除工業機器人之外的、用于非制造業并服務于人類的各種先進機器人,主要包括個人/家庭用服務機器人和公共服務機器人。
服務機器人產業鏈主要包括核心零部件、軟件與操作系統以及整機制造與應用服務。核心零部件主要包括芯片、傳感器、減速器以及一些其他零部件,abb、kuka等國外廠商在核心零部件領域占據先發優勢,國內企業在激光雷達傳感器、AI芯片等新興技術領域尋求突破,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主要企業有沈陽新松、地平線、寒武紀等。
軟件與操作系統主要是技術模塊、系統集成、導航以及語音服務等。系統集成以及技術支持主要是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面加速服務機器人智能化進程。國內企業在人工智能的技術浪潮中保持了國際領先地位,語音/圖像識別、語義理解、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加速了服務機器人的發展,主要企業有科大訊飛(002230)、阿里云、華為等。
整機制造與下游應用主要的企業有康力優藍、沈陽新松、優必選、科沃斯(603486)等。
IFR將服務機器人定義為以服務為核心的自主或半自主機器人,它能完成有益于人類的服務工作,但不包括從事生產的設備。按照用途分類,服務機器人主要分為專業服務機器人和個人/家用服務機器人。專業服務機器人一般在特定場景中使用,如物流機器人、商業服務機器人、醫療機器人等,多為2B商用。而個人/家用服務機器人主要在日常生活場景中進行與人進行交互,庫卡機器人,一般包括家政機器人、娛樂休閑機器人、助老助殘機器人等,以2C銷售為主。
人口老齡化加速催生服務機器人市場
需求觸發服務機器人的發展。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截至2019年末,中國人口總數為13953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30萬人,其中65周歲及以上人口16658萬人,占總人口的11.9%。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勞動人口縮減,人力成本上漲等問題不斷出現,從而要求進一步加快“機器換人”的速度,中國服務機器人存在巨大市場潛力和發展空間。
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家務及物流機器人發展較快
近年來,我國服務機器人的市場規模快速擴大,成為機器人市場應用中頗具亮點的領域。2017年,我國服務機器人銷量達183.34萬臺,其中家庭/個人服務機器人銷量達182.45萬臺,占主導地位。2017年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為12.8億美元,2019年約達18.4億美元,同比增長約43.9%,高于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增速。到2020年,隨著停車機器人、超市機器人等新興應用場景的機器人快速發展,我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有望突破40億美元。
從市場應用結構來看,2019年我國家用服務機器人、醫療服務機器人和公共服務機器人的市場規模分別為8.9億美元、5.1億美元和4.4億美元。按細分領域來看,家務機器人和物流機器人相對領先,市場份額分別為27.4%和24.9%。未來,隨著醫療、教育需求的持續旺盛,康復醫療及教育等領域存在市場潛力和發展空間。
資本市場不斷升溫家用機器人備受青睞
資本是產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之一,近年來機器人行業都處于資本風口,服務機器人產業資本市場亦非常活躍。根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全年機器人行業融資數量超過110次,總融資規模超200億元,2019年全年融資次數有望超越2017年。從細分領域來看,個人/家用機器人、AGV、協作機器人、機器視覺等領域投融資案例較多,規模較大。
政策支持助力服務機器人發展
為引導我國機器人產業有序健康發展,國家發改委發起成立了國家機器人檢測與評定中心(簡稱“國評中心”),此外,中央以及相關部委相繼出臺扶持政策。科技部2017年8月1日正式發布《“智能機器人”重點專項2017年度項目專項申報指南》,明確圍繞智能機器人基礎前沿技術、新一代機器人、關鍵共性技術、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6個方向,按照基礎前沿技術類、共性技術類、關鍵技術與裝備類和示范應用類四個層次,啟動42個項目,擬安排經費總概算約6億元。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和財政部2016年共同制定的《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明確,到2020年,我國實現服務機器人年銷售收入超300億元。在政策的引導下,中國服務機器人發展迅速。
掃地服務機器人發展較快科沃斯統領市場
與國外市場相比,我國個人/家用服務機器人市場普及率較低,關鍵核心技術與國外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仍處于市場探索階段。在掃地機器人方面,我國已經實現產業化和規模量產,目前國內品牌較多,缺乏統一標準,科沃斯、米家等已經成為該領域龍頭企業。其中,科沃斯以48.8%的高份額統領著掃地機器人市場,同時科沃斯也是中國服務機器人第一股,市場競爭力較強。
物流機器人成為新風口發展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