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工業自動化及機器人企業業績表現
近兩年,工控受制造業復蘇和產業升級推動,市場需求持續增長。2017年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75187.1億元,比2016年增長21%,增速加快12.5個百分點,工業機器人維修,是2012年以來增速最高的一年。
同期,據統計,2017年工業自動化市場規模1656億元(包括產品市場和服務市場),比2016年同比增長16.5%,規模突破2011年的高點。業內人士認為此輪復蘇是中游周期復蘇和產業升級帶動結構性復蘇的疊加,機器人維修,2018年仍將延續。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1-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4248.7億元,同比增長16.2%。筆者根據行業綜合數據判斷,預計2018年工業自動化市場規模同比增長10%左右。
究竟今年工業自動化市場表現如何,筆者為您揭曉。距離年終還有不到三個月,不如我們先來看看前三季度工業自動化企業業績表現。
自動化,一個字“穩”
西門子
西門子2018財年(2017年10月1日—2018年9月30日)第三季度,在可比基礎上,排除匯率變動及業務組合的影響,新訂單額同比增長21%,營收與去年同期持平。
得益于公司大額訂單的增加,新訂單額名義增長16%,達228億歐元,而營收則主要受到匯率變動的影響,較去年同期下降4%,為205億歐元。值得一提的是,西門子數字化工廠集團的業績表現杰出。
施耐德電氣
工控小編了解到,施耐德電氣上半年總收入123.17億歐元,凈收入10.20億歐元,相較2017年上半年稍有增長,但基本持平。
艾默生
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艾默生第三季度凈銷售額增長10%,標志著艾默生凈銷售額連續強勁增長五個季度。隨著第六個季度已出現基本訂單率增長,艾默生預計全年凈銷售額增長約14%,其中自動化解決方案業務增長21%。
得益于全球自動化市場垂直領域呈現增長趨勢,艾默生在成熟市場及新興市場均實現兩位數增長,自動化解決方案業務本季度凈銷售額增長18%。值得一提的是,艾默生在亞洲基本銷售額增長13%,中國增長28%,主要來源于在中國及印度的資本投資以及來自過程、混合及離散市場持續強勁的需求。
匯川技術
憑借在通用自動化、軌道交通等業務收入取得的較快增長,匯川技術業績預告比上年同期增長20%~30%,前三季度營收收入37.56億~40.69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59億~8.32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15%。其中,第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80億~3.0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5%。
英威騰
英威騰三季度預告提到其工業自動化業務持續穩定增長,網絡能源UPS業務保持高速增長,但新能源汽車業務、光伏業務、海外業務受國家政策及行業變化影響,收入和凈利潤增長未達預期,綜合預估2018年1~9月凈利潤為1.42億元~1.95億元,上年同期為1.77億元,同比變動-20%~10%。其中,上半年工控業務實現營收6.36億元,同比增長11.4%,伺服實現營收7622萬元(+4.4%),實現凈利潤495萬元(+90%)。
大族激光
大族激光總體經營情況保持平穩。大族激光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18年1~9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02億至19.53億,同比變動0.00%至30.00%,其他電子行業平均凈利潤增長率為16.51%。
機器人,倆字“高速”
ABB
ABB上半年四大事業部及三大區域的訂單額均實現增長,銷售收入175.16億美元,同比2017年上漲7%;凈利潤12.53億美元,基本與2017年上半年12.49億美元的利潤額持平。兩方面比較突出,一方面是二季度ABBAbility數字化解決方案訂單額的增長貢獻顯著;另一方面是從全球區域市場來看,ABB在中國市場增長幅度最大。
安川電機
同屬四大家族的安川電機業務表現整體保持堅挺。今年3月1日至8月31日,銷售額2482.44億日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60.63億日元。預計2018年3月1日至2019年2月28日全年銷售額4980.00億日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70.00億日元。面向汽車行業的焊接、涂裝等類型機器人需求強勁,在日本、歐洲等地取得了快速的發展。而以中國為中心的制造業自動化需求仍舊非常旺盛,趨勢向好。
埃斯頓
埃斯頓2018年有望保持高速增長,僅上半年營業收入已達7.25億元,KUKA機器人示教器維修,比去年同期增長72.8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631.11萬元,同比增長40.37%。
這兩年埃斯頓在海內外不停地“買買買”,如收購意大利做機器人視覺技術系統的EuclidLabs、美國服務型機器人伺服系統制造商BarrettTechnology以及德國機器人系統集成商M.A.i等。通過一次次的并購擴展其機器人領域,實現公司的轉型和增長還是挺成功的。
新松機器人
新松機器人預告2018年前三季度(2018.1.1~2018.9.30),歸屬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3.28億~3.7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0%~35%。預計第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1.12億~1.5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9.23%~61.57%。
報告期內,新松機器人經營規模持續擴張,市場影響力繼續增強,營銷布局得到進一步完善,促進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增長。
拓斯達
拓斯達公告,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1.20億元至1.5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75%至44.68%。
公告稱,1月至9月,公司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約為68%,但由于產品結構變化及研發支出增加等因素,以致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速有所放緩;同時,上年同期收到政府銷售補貼資金1906萬元,本期收到各項政府補貼僅538.9萬元,故對本期凈利潤的同比增速產生較大影響。
總體來看,受新一輪全球工業革命影響,工業生產加速由自動化向數字化再向智能化轉變,隨著新興技術的崛起,自身轉型升級成為激發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例如,數字化工廠、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