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次試驗無人機撞擊客機:如此恐怖!
據報道,我國進行了首次無人機與客機碰撞試驗,旨在研究無人機與民航客機碰撞的安全風險,為無人機運行管理規章以及設計制造提供技術指導和決策依據。
隨著無人機的普及,www.twshmhelmet.com,近年來各種黑飛干擾民航客機的事件屢有發生。2010-2016年歐洲發生近1000起無人機碰撞或險些碰撞事件,2014-2016年美國發生650多起,在國內也是愈演愈烈,立法勢在必行,但在無人機與飛機碰撞損傷評估方面,還缺少持續的試驗證據和充分的理論分析支撐。
為此,根據相關部門安排,中國民航上海航空器適航審定中心聯合航空工業航宇救生裝備有限公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成飛民機公司、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江蘇鐵錨玻璃公司等單位組建了課題研究團隊,庫卡機器人,共同開展無人機與國產運輸類飛機結構(含風擋)的碰撞試驗研究。
碰撞試驗所用的試驗件為國產某型民機機頭結構(疑似ARJ21支線客機)和由國內最大旋翼無人機制造商大疆創新提供的真實無人機,碰撞速度設定為客機在500米高度(主流航拍無人機飛行限高)、起飛降落時間段的速度。
11月30日,課題組在航空工業航宇救生裝備有限公司的襄北試驗基地進行了中等質量的旋翼無人機與某型飛機風擋在典型速度下的碰撞試驗,無人機精準碰撞在左右主風擋的中間和邊角部位特定區間內。
通過測試設備采集的動態響應和現場碰撞結果查看和分析,KUKA機器人電路板維修,確認風擋外層玻璃破碎,但內層玻璃完好,滿足風擋鳥撞試驗的符合性判據。
同時通過與仿真分析結果進行比較,驗證了試驗方法的準確性和仿真結果的有效性,試驗達到了預期目的。
研究團隊后續還將進行一系列的無人機與飛機碰撞試驗,充分研究無人機與飛機碰撞的潛在風險,為規范無人機制造商設計制造產品和適航局方制定無人機運行管理方面的適航規章提供技術指導和決策依據。
附近年來國內發生的幾起影響嚴重的黑飛事件:
2013年12月,北京發生無人機黑飛導致多架次民航飛機避讓、延誤,最后空軍出動直升機將其擊落。
2014年12月24日,廣州白云機場使用02跑道降落的兩架飛機均報告五邊發現無人機活動,造成空中進近的飛機避讓,而改用20號跑道落地,并致使地面飛機全部暫停起飛。
2015年,空軍在河北涿州處置一起無人機黑飛事件。
2017年1月,蕭山機場出現無人機黑飛事件。2017年2月,昆明長水國際機場發現4起無人機干擾事件,最嚴重的1起事件中,無人機飛行距空中客機僅50-70米。
2017年4月,成都雙流機場遭到無人機干擾事件達9起,導致多架航班備降其他機場,并伴有航班延誤,數萬人出行受阻。
2017年4月,南京祿口國際機場一架無人機飛入機場凈空保護區,祿口機場立即中止起降,緊急關閉半小時,14個航班受到影響。
2017年5月10日,珠海金灣機場遭遇到不明飛行物入侵,致使機場關閉,共有8架航班備降海口、揭陽、深圳三地。
2017年5月,重慶江北機場兩次受無人機干擾,共造成重慶機場40余個航班備降,60余個航班取消,140余個航班延誤,上萬旅客出行受到影響。由此造成的航班調整、避讓、備降、延誤甚至停飛,對民航機場運行產生一定影響,造成較大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