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則同意杭州全程健康醫療門診部為入駐全程國際MedicalMall建筑物的其他醫療機構提供檢驗、病理、超聲、醫學影像等醫技科室及藥房、手術室等共享服務試點。雙方簽訂相關委托協議,明確醫療風險防范及責、權、利等相關事宜。入駐醫療機構相應科室設置和設施不做硬性要求,相關委托協議可作為該醫療機構登記有關診療科目的依據。
這個批復一出,庫卡機器人驅動器維修,引得業界一片歡呼。在一個無不可共享的時代,醫療終于更上了步伐。
我們還記得,當滴滴橫空出世之后,如果不是政府出手,出租車公司很可能已經博物館里的紀念品了;而在共享單車不可理喻的瘋狂生長之后,就連普通大眾都開始感嘆于共享在摧毀與重構我們生活時的強大力量。
共享醫療所帶來的沖擊是顯而易見的,龐大的綜合醫院統治醫療產業的時代很有可能從此開始衰落甚至瓦解。
1.全程國際是誰?
資料顯示,全程國際是由三家上市公司出資1億人民幣籌建的,分別是杭州解百、迪安診斷、百大集團。全程國際成立時注冊資本6000萬,今年7月份,三家創世股東又進行了一次增資至1億人民幣。
三家公司的持股比例分別為:杭州解百45%、迪安診斷35%、百大集團20%,全程國際的董事長由杭州解百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畢玲擔任;迪安診斷副總經理侯勇擔任公司董事兼總經理。
全程國際與邵逸夫醫院達成了合作,共同在MedicalMall里開設杭州全程健康醫療門診部暨邵逸夫國際醫療中心。這個門診部也就是前面浙江衛計委批復中提到的,為其他醫療機構提供醫技共享的門診部。
其實,邵逸夫醫院加入進來最初也不是來提供醫技共享服務的,其定位是為高凈值客戶及其家庭提供高端健康體檢、VVIP門診、特色?、住院轉診、健康保健、健康管理為核心的管家式全人全程個性化閉環服務。
也是因為這次合作,大幅增加了全程國際的投入成本。杭州解百公告顯示:
全程健康于2015年12月22日設立經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歷時19個月的籌建期,全程健康將于2017年8月轉入運營期,計劃初始運營期為2017年8月至2018年底;I建期間,全程健康在確定與浙江省邵逸夫醫院合作后,對既有規劃設計進行優化調整和更新,經營面積由3,400㎡方增加至6,200㎡,相應的租金、設備、裝修和人員等費用有較大增幅,導致籌建期及初始運營期資金存在缺口。
不過,邵逸夫醫院的加入,為MedicalMall提供了很強的品牌背書。有知乎網友北極熊PLUS近期參觀MedicalMall之后,拍下的格局是這樣的:
從圖片上看,除邵逸夫醫院外,目前MedicalMall共有12家醫療機構入駐,分布在9-16層(沒有13層、14層),每層兩家醫療機構。12家醫療機構中,一家中醫診所,杏康門診為綜合門診部,其他全部為?啤
2.共享醫療在共享什么?
實際上,所謂醫療+商業不是新鮮事兒。當然,在國內還是可以作為噱頭炒作一陣子的。而且,全程國際這個試點的真正意義也不是所謂的醫療+商業,而是醫療共享。
根據浙江省衛計委的批復,共享的部分包括三個:醫技、藥房、手術室。
按理說,這三樣也不是新鮮事兒。比如全程國際的股東之一迪安診斷,做的生意不就是第三方檢驗,也就是醫技共享的生意。
可能稍微有點不同的是,這次共享的醫技、藥房、手術室來自邵逸夫醫院,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共享,品牌背書更好;而以往社會資本舉辦的第三方獨立醫療機構則是自下而上的共享,與大醫院的檢查結果互認比較艱難。
那么把這些機構放在一起就是創新、突破嗎?不是的,浙江省衛計委的這個批復真正的核心突破是在后半段:入駐醫療機構相應科室設置和設施不做硬性要求,相關委托協議可作為該醫療機構登記有關診療科目的依據。
這句話直接突破了現行的醫療機構設置標準,其實也間接打破了我國三級醫療機構的評審制度。因為設備、硬件達到相應要求,是不同等級醫院的重要評審指標。
打破這兩個束縛的最直接好處就是將大幅降低社會資本辦醫的投入、運營成本,而更核心的一點是,將極大增加醫生執業的自由度。
你可以想象:自己有一個醫生團隊,只要與醫技、藥房、手術室等簽訂委托協議,那么你除了租一間房子之外,不需要再準備任何東西,KUKA機器人維修,www.twshmhelmet.com,幾乎就可以去申請登記為醫療機構。除了房租,幾乎是零成本開業!
不過目前還不確定的是,浙江會在多大程度上復制這樣的試點。而來自更高層面的主管部門,又會怎么看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