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智”結合全面擁抱人工智能時代
光和智要充分結合
中國工程院原常務副院長、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潘云鶴院士是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戰略研究的領軍人物,他說,光谷2030年規劃很有特點、有雄心壯志。未來武漢光谷要打造五個谷,其中包括光谷、藥谷、智谷。光和智要充分結合。
潘云鶴認為,發展人工智能,第一要充分研究新一代人工智能產品,把握科學技術、商業、文化藝術融合。第二要重視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平臺建設,形成技術集群和產業集群。第三要重視產業鏈打造,深圳的智能手機和無人機發展得很快,就是因為產業鏈。希望武漢光谷的產業布局能夠形成產業鏈,結合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做好規劃,促進光谷經濟和社會更好發展。
智能時代要補機械化和信息化的課
光谷2030的發展戰略指出,世界將邁向智能時代,中國發展也進入了跟跑、并跑、領跑三跑并存的新時代。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教授級高工許祖彥的意見是,現代技術發展是非線性的,每經過一段時間,新發現、新發明就會出現新的拐點。如今進入智能時代,中國可能還要補機械化和信息化的課。
所以說,我們現在進入的是智能化、機械化、信息化三化融合的時代,庫卡機器人,比如說,光谷抓人工智能產業,但是如果傳感器、網絡跟不上不行,制造業跟不上也不行。
此外,激光技術是國家戰略支撐技術,據統計至少有十個諾貝爾獎與激光技術有關,激光技術可以支撐國防建設、可以支撐前沿技術發展、可以支撐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武漢光谷可以從激光能量利用和信息利用兩方面做好戰略性規劃和布局。
構建智能網聯交通系統
作為原鐵道部部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傅志寰重點就交通提出建議。
一是要重視智能網聯汽車的研究。武漢市有優越條件,光谷2030課題里也列了智能網聯汽車的研究,這個事應該引起更高重視。武漢市、東湖高新區要比全國其他地方更有優勢,應該突出這個亮點。
二是建議建設便捷的交通系統。武漢光谷建設才谷、金谷,交通條件還要進一步完善,要比肩美國120號公路、硅谷、北京中關村的交通條件,打造更便捷的交通,提升武漢和世界聯通度,KUKA機器人維修,促進更頻繁的交流。
把腦功能芯片做成優勢產業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原所長王啟明的建議整整寫了三頁紙,他認為,未來我們將迎來智能化時代。未來的三年里面,網絡要智能化,辦公要移動化、金融要數字化。另外,要注意軍民融合方面,短期內還應以軍用為主、民用為輔。
除了光電子產業,機器人維修,武漢還有一大優勢是生物醫藥。王啟明院士認為應該發展未來的腦功能芯片,這方面邁出重大一步,對未來發展至關重要。他暢想,在武漢能夠制造出未來腦功能芯片,可以植入人腦當中,很多殘疾人可以得到功能恢復。他建議,武漢光谷要聯合上海、北京、深圳等三個方面的力量,成為全球光電子信息產業的引領者,這也是國家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