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新物種出擊雙11機器人“主演”倉儲配送
備戰雙十一,倒計時24天。雖然離今年雙11開幕尚有一個多月,但位于廣東惠陽的菜鳥網絡機器人旗艦倉庫門口早早掛上了這樣的標語。倉庫里,上百臺機器人正在為即將到來的雙11做準備。差不多同時,蘇寧也宣布其智能機器人旺寶將以線下門店導購的角色參與今年雙11大戰,而京東則宣布其全流程無人倉、無人貨車以及無人超市、無人便利店等全面參戰雙11。
此前,尼爾森和阿里研究院預測,今年雙11期間快遞量將超過10億件,再創世界紀錄。國家郵政局也表示,今年雙十一期間物流訂單量將達到新的量級。分析師人士表示,今年雙11除了買買買之外,物流比拼無疑將成為最大看點。由此不難理解,菜鳥、京東、蘇寧如今大規模投入機器人來提高倉庫效率的背后真正驅動力量。
線下實體店:披上AI的外衣
一年一度的雙11電商狂歡進入倒計時,蘇寧今年搶到首發,庫卡機器人,最先披露細節。10月16日,他們拋出了參與雙11大戰的王牌智能機器人旺寶。南都記者采訪獲悉,這款機器人是科沃斯公共服務機器人旺寶在零售行業的落地產品,預計從今年11月初開始將陸續被投放到蘇寧各類形態的實體店,包括無人店、常規門店和主題購物展廳,并承擔起串聯蘇寧智慧零售體系的重要角色導購。
南都記者在現場看到,旺寶可以跟人進行對話,識別出對話者的身份,主動詢問顧客需求。據悉,旺寶投放在線下門店之后,將可以基于人臉比對自動識別蘇寧無人店已注冊的顧客,或協助并指導新顧客完成包含人臉與身份信息的注冊。這些新鮮的機器人,或許能給蘇寧線下帶來極大的引流,并實現‘線下給線上導流’的作用。業內人士這樣評價。
無人店是蘇寧參戰雙11的另一張王牌。今年8月28日,蘇寧首家商用無人店蘇寧體育BIU于南京落地,店內商品均采用電子標簽顯示價格,機器人維修,用戶在選購時,人臉識別技術可捕捉用戶信息,并通過大數據精準推薦商品。據蘇寧易購總裁侯恩龍透露,蘇寧無人BIU店已形成可復制商業業態,所以此次雙11期間會在全國重點城市新增4家這種店面。現在各大電商都在談概念,但只局限于概念,不能復制和落地,不能轉化為產品,我認為永遠不是一個好的方法。我們希望做成一個可實際運營,可落地的商業模式。
南都記者了解到,京東集團CEO劉強東今年賣力推廣的便利店也備受重視。近期,京東新通路宣布了雙11戰略,其中京東便利店毫無意外地出現在參戰名單。據稱,京東便利店近期實現了智能化的改造全面接入京東支付,并正式啟用智能門店解決方案D-MART.京東集團副總裁、AI與大數據部負責人翁志透露,D-MART由京東AI與大數據部自主研發,采用智能貨架、智能稱重結算臺、智能感知攝像頭、智能廣告牌四個部分組成。其中,智能攝像頭還能實時監控店內客戶信息及客流軌跡,生成熱力圖幫店主直觀了解店內各區域的人流密度、停留時長。并分析不同性別、年齡對于不同商品的喜好程度,為選品、理貨提供數據化的科學參考。據悉,依賴于D-MART解決方案和京東支付技術,顧客進到京東便利店,刷臉開門的同時就已關聯京東賬戶,購物全程由D-MART識別管理,即使什么都沒帶,只靠刷臉也可順利完成。
據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馬松透露,雙11期間,京東自主研發的無人便利店和無人超市將在京東全球總部園區正式開業。
與對手相比,阿里巴巴尚未發布整體的雙11戰略,截至目前,僅天貓超市發布天字號計劃,菜鳥物流搶先發布了雙11的升級舉措上線機器人倉群備戰雙11。
智慧物流:機器人升級為主角
無人零售加入雙11戰場的同時,各大電商平臺的倉儲、倉庫也紛紛進入了機器人集群時代。
2016年雙十一實現了1770億元的全網總銷售額,增速44%,相對2009年增長近3000倍。包裹數方面,由2010年的1000萬件至2016年的6年時間內實現了近100倍的增長,達到10.07億件。過去幾年,雙十一期間客單價呈現下降趨勢。2017年,我們按照保守情況預計,庫卡機器人何服電機維修,交易額增速40%,平均包裹單價160元計算,得出2017年雙十一交易總額2479億元、總包裹數16.5億件的預測。。興業證券分析師的研究報告預測。
2016年雙十一期間共攬收快遞11.2億件,尼爾森和阿里研究院此前預測,雙11期間快遞量將再創世界紀錄。而國家郵政局也表示,今年雙十一期間物流訂單量將達到新的量級。
這或許解釋了各大電商平臺在倉儲物流中不斷加大機器人等自動化設備投入的原因。機器人倉的彈性大,傳統的倉庫沒有彈性,設置的峰值就是固定峰值;機器人倉在雙十一等高峰期只需要加一些機器就能把日均處理的訂單量翻倍,菜鳥智能倉儲資深專家楊開封告訴南都記者。而大規模機器人的初步應用效果也將在雙11中得以驗證。
南都記者了解到,菜鳥網絡與倉儲運營方北領科技、智能機器人硬件生產商快倉科技一道,對惠陽機器人倉在數月前便作了移庫升級。升級后的機器人倉庫最大的不同是由以往人工在倉庫找貨的工作方式,變成了機器人將貨物帶到揀貨員跟前。南都記者在惠陽的倉庫現場看到,這些機器人實際上是一批行走的貨架,共分為七層,高兩米左右,四面均可載貨。據菜鳥智能倉儲資深專家楊開封向南都記者透露,每一面最多可承載30個SKU,每一個貨架的SKU數量保持在40-50個,惠陽機器人旗艦倉目前已有150多臺機器人,‘雙11’期間將增加到200臺。
每個貨架裝哪些商品、按照什么路線走都是經過數據算法計算的,目的是減少人工揀貨時的動作,楊開封告訴南都記者,菜鳥的算法會基于商品銷售的歷史數據,把關聯商品存儲在一起,而看似在倉庫內到處亂竄的機器人實際上在按照路線有序運作以保證需要揀出的貨物運到距離揀貨人員最近的位置。以往一個揀貨員一天走六七萬步只能揀貨1000多件,在機器人的幫助下,一個揀貨員一天只走兩三千步,揀貨數量卻是原來的三倍多,楊開封稱。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商品特點不同,使用的智能機器人也不同。南都記者在現場獲悉,菜鳥惠陽倉主要承載天貓超市業務,覆蓋華南地區和香港的配送,目前日均訂單量5萬單,雙11期間可承載單日發貨百萬件。
今年雙十一前,菜鳥網絡在上海、天津、廣東、浙江、湖北等地都會上線多種類型的機器人倉庫,包括自動化流水線、AGV機器人、機械臂等設備,楊開封稱。據其介紹,菜鳥武漢黃陂倉的自動化應用在本月20日上線,該倉采用了機械臂,主要針對小家電品類產品的倉配;武清智慧倉則主要針對美妝類商品。
與此同時,蘇寧的機器人倉庫同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南都記者獲悉,蘇寧上海AGV(自動導引運輸車)倉在10月16日正式啟動,目前已配備了100組左右的機器人;濟南AGV倉也已在籌備中,面積超過2000平方米,今年雙11開始試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