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那些最讓我們歡欣,工業機器人維修,又最讓我們擔心的機器人
2017年可以說是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爆發的一年。無論是遍布全球的投資熱潮,還是不斷拓展的商業應用,我們都能感受到這兩項技術離我們越來越近了。
毫無疑問,數十年甚至數個世紀以來,我們所期待的機器人時代正在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到來。
而當他們或她們真正到來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在眾多的機器人中,有的讓人歡欣、溫暖,充滿向往;有的則讓人感到擔心、恐慌和害怕。
最接近人類的機器人:Sophia
Sophia在《吉米今夜秀》中與主持人互動
由漢森機器人公司(HansonRobotics)打造的機器人Sophia在2016年3月的西南偏南音樂節上首次亮相,她是目前最接近人類的機器人,能跟蹤和識別人類的面部表情,直視他人的眼睛,并進行自然對話。
2017年10月,Sophia被沙特阿拉伯授予公民身份,成為歷史上第一個獲得公民身份的機器人,并在當天進行了演講。
這不僅僅是一次非常漂亮的政府形象公關事件,也是一個具有象征意義的開端標志著人類與機器人擁有平等的地位。有意義的是,Sophia還倡導在中東地區推動男女平等。
但這也引發了人類對機器人在未來的權利與地位的反思:成為公民意味著什么?Sophia到底擁有什么權利,如何行使權利?
最具殺傷力的機器人:Samantha
機器人samantha
科技改變親密關系。隨著科技的演變,新的親密關系也一直在演變,那個親密的伙伴可能是社交媒體上從未謀面的人,也可能是你在社交游戲中養的一款可愛的寵物。
現在,更為新型的親密關系就像野馬一樣繼續向前奔馳。從遠離機器崇拜到真正的進入人際關系領域,或者終結傳統的人際關系,KUKA機器人電路板維修,這是一種喜憂參半的新趨勢。
記得機器人Samantha么?2017年9月,在奧地利林茲舉辦的一個電子展覽會上,因觀眾過于熱情,而慘遭損壞。
諸如Samantha這樣的,具備情感殺傷力的機器人也引發了很多社會學家的爭議。如果人類習慣與類人機器人發生此類親密關系,人類的家庭概念、傳統的情感觀念,以及人類社會中的道德體系和倫理體系又將發生怎樣的變化?
最讓人擔心失業的機器人
沃爾瑪在50多家商店推出貨架掃描機器人
機器人和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引起了一部分人的恐慌。他們認為人類自身利益和安全會受到機器的威脅。事實確實如此,機器人也正在成為全球勞動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開始部署機器人,像美國機器人制造公司BrainCorp研發的掃地機器人已經在沃爾瑪、Costco、勞氏公司(Lowe’s)和美國多個機場清理地板,并預計在明年進入日本市場。
除了利用掃地機器人取代清潔工外,沃爾瑪還部署貨架掃描機器人,據稱比手工檢查并補貨的效率高出50%。而亞馬遜也早已在倉庫部署Kiva機器人,減少了20%的運營成本。
BrainCorp的掃地機器人
目前全球工業機器人數量已經達到180萬臺。據IDC公司報道,預計到2019年,將有35%的物流、醫療、公共事業和資源領域的領先組織去探索使用機器人,以實現自動化運營。
在工業革命中,機器接管了我們以前做的許多體力勞動,但是人類仍然留下了所有的認知任務。這一次,隨著機器開始承擔越來越多的認知任務,確實有一個值得思考和令人擔憂的問題:人類如何應對機器人認知的提升,機器人維修,人類自身在社會中的角色又會有何變化?
最不受待見的機器人:K9
Knightscope的K9機器人在街頭巡邏
除了制造、物流、零售業等領域,機器人正在穩步進入監控與安保市場。
美國安保機器人制造商Knightscope推出的安保機器人配備了多個高清攝像頭,擁有360度視野,可以發現犯罪和識別已知的罪犯。更可怕的是,其安保機器人的租金價格僅為每小時7美元,低于當前安保人員的工資。
美國舊金山的SPCA(美國防止虐待動物協會)就雇傭了K9安保機器人處理辦公樓附近的安保問題,并驅逐街頭那些無家可歸的流浪漢,據稱成效顯著。
但是,機器人驅逐無家可歸者的行為引起了美國社會眾多人士的反感,安保機器人和流浪者之間也發生了沖突,一些機器人被人為破壞。不久前,舊金山市政府下令SPCA立即停止使用這些安保機器人。
最具治愈系的機器人
索尼公司的機器狗aibo
未來,我們的家庭寵物可能是由塑料和金屬組成的,而不是有血有肉的自然生物。
2017年底,索尼公司宣布推出最新款機器狗Aibo,并將于2018年1月正式發售。這款機器狗可與家庭成員形成情感紐帶,同時為他們帶來愛、情感以及撫養和照顧一個同伴的快樂。
該機器狗還會隨著其與主人越來越親密的關系,發展出自己獨特的個性,可以說是一種能夠自主進化的機器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