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部微創、胃腸道精準無創診查,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正在落地轉化!
圖說:單孔腔鏡手術機器人
《新民晚報》報道不僅能夠精準咬切、縫合打結,還能夠游走在胃腸道間完成智能診斷,KUKA機器人電路板維修,機器人即將成為臨床醫療中的多面手。
昨日,在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舉辦的2018國際學術論壇上,諸多醫療機器人相關的學術成果亮相,涉及喉部微創手術、胃腸道疾病精準無創診查等多種適應癥的手術治療。同時,這些成果有望在不久的將來成功落地轉化,從實驗室走向臨床。
喉部微創手術機器人適用多種喉部手術,可完成病變組織精準咬切、電凝吸引、深腔空間縫合打結、射頻、激光多種刀具治療,機器人維修,上海交大附屬第一人民醫院教授董頻介紹道,這種手術機器人擁有多傳感器定位系統,能夠實時定位,助力手術更好地規劃和進行。此外,它擁有剛柔可控的機械臂,可實現精準建模,并感知交互力。此項目已被列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用于支撐喉鏡管腔內自進化、口腔種植專用手術機器人研發及評價改進研究。
圖說:喉部微創手術機器人
胃腸道疾病精準無創診查微型仿生機器人系統,是一種用于胃腸道疾病精準無創診查的新型醫療設備。據研發者上海交大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教授顏國正介紹,可通過體外操控,實現該系統在胃腸道內的運動、駐留及對胃腸道的徑向擴張,從而實時無創地檢測目標區域的壓力、溫度、pH值和圖像,完成胃腸道疾病的智能診斷。該系統主要應用于功能性胃腸病檢查,消化道潰瘍、出血檢查,消化道腫瘤檢查和胃腸道活檢、藥物釋放機構運載平臺。他補充道。
圖說:胃腸道疾病精準無創診查微型仿生機器人系統
據悉,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是上海交大醫工(理)交叉平臺,由上海交大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牽頭校內醫、機、電、材、物、數等多個學科組建,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帝國理工哈姆林手術實驗室主任楊廣中院士擔任研究院創始院長,目前已引進了10余位海內外優秀師資。研究院將重點發展攻克腫瘤、心血管、腦卒中等重大疾病的智能、微創醫療機器人前沿技術,www.twshmhelmet.com,聚焦精準診斷與微創治療,推進產學研醫工結合。
此外,上海交大醫療機器人研究院今年首批成立三大研究中心:精密機電系統研究中心、影像導航介入研究中心和智能人機交互研究中心。論壇期間,研究院分別與附屬九院、附屬仁濟醫院、附屬胸科醫院簽訂了臨床研究中心合作協議,并在現場進行揭牌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