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車臉識別技術,南京積圖科技瞄準停車和高速收費兩大場景
隨著移動互聯網和移動支付的迅猛發展,中國的移動支付已經被老外笑稱為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雖然如此,但在停車繳費和高速通行費繳費,這兩個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場景下移動支付并不那么普及,而成立于2016年的南京積圖科技正通過車臉識別技術讓這兩個場景可以兼容移動支付。
簡單來說,積圖科技的核心技術是車臉識別,所謂車臉識別并非單純指機動車的車牌,還包括車型、顏色、品牌及年款、車輛特征物以及特種車輛,綜合這些信息再給予車輛一個數字化的身份標識。
在車輛特征物方面,可提取識別的車輛特征包括:車燈、車臉、后視鏡、遮光板、車窗玻璃、天窗、行李架、實習標志及其他車身粘貼物等。即使兩輛車的品牌、車型年款、顏色都完全一樣,計算機通過其年檢標志粘貼方式的不同也可以判斷出并非是同一輛機動車。
積圖科技圍繞核心的車臉識別技術推出了蜻蜓停車智慧停車解決方案、蜻蜓識車APP以及基于阿里云平臺的云端分析平臺蜻蜓智慧云。
蜻蜓停車智慧停車解決方案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是蜻蜓停車機器人,其采用車臉識別技術替代傳統的車牌技術,機器人維修,除了可以實現超過7000款車輛品牌子品牌和年款的識別,十多種車輛顏色和類型的識別,還可以識別車輛內部的掛飾、車窗玻璃及粘貼的年檢標識物、車輛車燈形狀、車輛有無天窗以及一些司機的面部特征,為車輛提供另外一個維度的數字畫像。也就是說,當車輛進入停車場后系統會根據這些特征對車輛進行一次記錄。
第二部分就是蜻蜓智屏,當車輛駛出停車場便進入支付環節,系統通過識別車輛特征后將收費信息以二維碼的形式顯示在蜻蜓智屏上,每一輛車都會生成一個對應的二維碼,車主無需下載APP,即可采用微信、支付寶等方式完成支付。除了掃碼支付外系統還支持出場預支付、出場消息等多種支付方式,目前已經在北京昌平已經有停車場使用該系統。同樣該解決方案也適用于高速公路出入口無人值守收費的場景下。
此外,積圖科技通過API的方式將車臉識別這項技術開放出來,推出基于阿里云平臺的云端智能分析平臺蜻蜓智慧云,平臺具有車輛品牌子品牌年款識別能力、行人識別能力、視頻分析能力,KUKA機器人維修,并以API形式對外提供分析能力。
最近我國新車品牌年款層出不窮,很多新車不只吃瓜群眾,可能連專業的交警都不一定認識。因此積圖推出了蜻蜓識車APP,用戶通過手機拍照即可自動鑒別車輛品牌子品牌年款,積圖科技基于360度車輛品牌識別技術,為圍觀豪車的吃瓜群眾、公安及交警提供了一款車輛識別利器。
車臉識別技術除了在停車場、高速公路兩個場景之外,KUKA機器人維修,在車輛特征及大數據分析、電子警察、擁堵檢測、逃費稽查、套牌無牌車輛的識別等領域也均有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