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光谷發力人工智能領域
7月31日,東湖高新區召開人工智能專家座談會,研討光谷如何發展人工智能產業,并討論《東湖高新區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規劃》及專項政策征求意見稿等。
東湖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夏亞民認真地聆聽了各方見解之后表示,政府愿意為光谷營造良好的人工智能產業生態。既然不管是晚了還是早了都要布局,那么,不如直接面對,就是得上。夏亞民透露,除了將出臺產業規劃外,光谷將制定人工智能專項政策,發起基金,支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
光谷缺乏AI龍頭企業
在當天的會上,東湖高新區人工智能產業政策研究課題組負責人、上海敦智信息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大衛對光谷的人工智能發展生態做出了詳細的調研匯報。
他說,人工智能是一項基礎技術,滲透在每個行業的每個部分,對人才與數據資源具有依賴性。武漢東湖高新區高校資源豐富,有幾十家人工智能相關企業,技術研發實力較強。但缺乏有影響力的龍頭企業,在互聯網、智能終端及智慧城市等方面的應用規模相對較小,較難扶持人工智能產業形成大規模應用,需要政府提高相應的扶持力度。
李大衛針對東湖高新區人工智能產業提出了五點政策建議:第一,提供產業高端人才支撐,通過補貼獎勵等措施將高端人才留在武漢、吸引來武漢;第二,加大對龍頭企業的扶持;第三,支持技術服務平臺建設;第四,推動公共數據資源開放;第五,優化產學研合作機制,庫卡機器人驅動器維修,讓優秀技術與人才走出校園,形成生產力。
行業不成熟對武漢是機遇
小米深度學習平臺負責人崔建偉分享了自己對于人工智能行業的看法。人工智能的概念多年前就已經被提及,在近年爆發是因為計算能力的提升。人工智能承接云計算與大數據,是一個硬件資源集成平臺,更新迭代快速,同時也需要靈活的軟件架構,構建深度學習平臺,形成可持續性的產業閉環。
曠視科技政府業務拓展部總經理黃楠表示,KUKA機器人示教器維修,目前尚沒有出現在人工智能方面有特色的城市,武漢在這個時機給予重視,具有時間優勢。此外,相較于一線城市,武漢能源較為充沛,能夠發展起大規模深度學習的中央平臺。
科大訊飛內核研發部副總監柳林表示,人工智能行業暫時還沒有實現產業爆發和漣漪效應,對于武漢而言是機遇。
光谷發展人工智能有底氣
據介紹,得益于光谷這些年來營造的創新生態,光谷在人工智能產業上,已初步形成一定的優勢。
技術研究方面,在自然語言識別、計算機視覺、模式識別、智能駕駛、智能機器人和智能信息處理等技術領域,武漢大學、華科大、武漢理工大學、武漢科技大學、武漢工程大學等都有很強的研究實力,可謂科教資源豐富。
數據資源方面,光谷有8大數據交易中心,并成立了東湖大數據交易中心、長江大數據交易中心等交易平臺。
在深度學習、語義識別、計算機視覺等領域,光谷人工智能已有初步布局,并形成了一些在國內有影響力的人工智能企業,如,飔拓科技、極意網絡、海達數云等。
在產業應用方面,光谷人工智能在機器人、自動駕駛汽車、無人機(船)、教育、金融、醫療、農業等領域均已有應用。如,依訊與光庭的無人駕駛汽車、奮進智能機器人等。英偉達NPN合作伙伴業務拓展經理吳強認為,機器人維修,在應用市場發力,正是光谷發展人工智能的著力點。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東湖高新區發展人工智能具有獨特的產業特色,一是應用場景多元豐富,且不少產品已市場化;二是在機器視覺、圖像識別這個技術領域有相對突出的表現,是光谷可以發力成為國際領先的人工智能細分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