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轉型機遇來臨,人工智能開啟全新制造時代
近年來,中國勞動成本和材料價格處于快速上漲通道,昂貴成本將很多制造企業被逼上了懸崖,從而引發中國制造業出現一些新的變化,其中一個是部份企業開始轉移向東南亞地區,尋找更多便宜的勞動力。另外一個是有企業開始回流美國,主要受到美國制造業回歸的政策影響。
除了成本上的壓力,制造業還要面臨不斷變化的市場。隨著個性化需求的增長,對于工廠要求能實現小批量多品種的生產,工業機器人維修,可以根據客戶需求定制任意產品。傳統工廠必需轉型升級才能達到這樣的標準,所以德國提出了工業4.0,通過信息技術與操作技術的結合,幫助工廠進一步降低制造成本,解決人力短缺的問題,滿足市場個性化的需求。
最近,中國工業技術軟件產業聯盟在北京成立,工業和信息化部和北京索為系統聯手國內領先科研院校及第三方機械大力推動工業智能技術的發展以及百萬工業APP上云。工業技術軟件化是人工智能的必由之路,此聯盟有望提升機器的能力,一步步代替人類決策,實現制造業的智能化。
智能制造已經成為全球制造業發展的趨勢,隨著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的發展和工業機器人技術的進步和推動,傳統廠開始進入了轉型升級大浪潮。加上各國出臺政策大力支持,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了新的機遇,自動化企業也開始紛紛布局。
1、物聯網
物聯網是實現智能制造的重要環節,作為工業4.0的實踐者同樣也是工業物聯網的領先企業,博世力士樂最近推出了一款式全新的物聯網連接套件Hogglund,此套件可以將驅動電機等設備連接到博世力士樂的知識中心,實現對驅動設備的實時監控、分析、咨詢等服務。
據悉,該軟件組合包括HogglundsCM和HogglundsCMpremium和博世力士樂公司專有的預測維修系統,HogglundsCM提供初級監控和日志記錄,而CMpremium提供完整的健康指數,包括歷史數據、趨勢和更深層次的分析。
此軟件還包含了一個診斷工具,工業機器人維修,使用增強現實為客戶提供遠程服務支持。通過移動設備或智能眼鏡、中心服務專家能夠看到現場實時情況,KUKA機器人維修,這意味著他們能夠提供指導和支持。博世力士樂有經驗豐富的專家,可以為客戶提供即時分析、實時咨詢和狀態監測以及預測性維護和其他形式的支持。
2、機器視覺
自動化領先廠商歐姆龍在不久前收購了美國機器視覺專家邁思肯,計劃將先進的二維碼識別技術與它的自動化系統集成,進一步推進制造設備和生產線的控制,使用物聯網來連接制造層上幾乎所有的物體,包括部件,設備和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