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聯網時代下,無人不想成為寡頭,而對于海爾、美的這些中國家電企業龍頭而言,如何超越對手,成為全球智慧家庭的領導者,正是“大象之間“的競速賽。
海爾收購GE家電、美的收購庫卡,去年這兩起約300億~400億元的跨境并購,引發全球矚目。中國家電領軍企業在海外市場“買買買”,顯示它們啟動新一輪國際化的加速跑。
對比十多年前的案例,中國企業新一輪跨境并購的檔次不斷升級,從買產品技術,到買市場渠道,再到買科技資源。不過,要借此改變產業上下游之間的游戲規則,尚需努力。
第一財經記者獨家專訪了美的集團副總裁顧炎民、庫卡CEOTillReuter,雙方攜手背后的細節首次曝光。
如果美的不是許給庫卡一個美好的未來,這家德國工業4.0的明星企業是不會“嫁給”中國家電巨頭的。當然,禮金一定要充足,才能安撫好原有的股東、員工。德國政府也需要安撫,美的承諾不拿走庫卡的知識產權、維護庫卡德國上市公司的地位,保護這張德國名片。
以292億元巨資卻買不回核心技術,值不值美的是在增量上做文章。庫卡將與美的共同搭建人工智能平臺,共同研發家用服務機器人。在智能生態系統中領先,是美的和庫卡的共同愿景。這樁婚姻的價值,還需要時間去驗證,而美的國際化的新征程已經開始邁步。
三點“打動”庫卡
復盤這起“大手筆”海外并購的初衷,顧炎民平靜地說,美的收購庫卡的想法已經醞釀了兩三年。因為美的在機器人領域已有布局,2015年先跟日本安川設立了兩家合資公司,然后又參股了蕪湖埃芙特公司。但意識到這樣的做法還不行,想看看有沒有其他更好的路徑。
放眼全球四大機器人公司,美的覺得收購庫卡(KUKA)比較有機會。顧炎民說,ABB不可能,它規模很大,機器人業務只是它整個業務的一部分;發那科也是一個規模很大的企業,也不可能;安川已經跟美的有合資公司;而庫卡是單獨的上市公司,產權結構非常清晰。
“看中”庫卡之后,美的拋出了繡球。其實,雙方之前也有接觸,因為美的在實施“機器代人”的過程中,已成為庫卡機器人的客戶,雙方公司高層之間多有交流、彼此賞識。2015年,美的開始在資本市場買入庫卡的股份,當年年末已成為庫卡的第二大股東。
按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的構想,涉足機器人領域,既可推動美的生產、物流的自動化,又可建立智能制造的“第二跑道”,為美的在家電之外找到新的增長點。2016年5月,美的正式向庫卡發出要約收購,不過卻遭到庫卡原有大股東的質疑及德國政府部分官員的反對。
談及當時質疑和反對的聲音,顧炎民坦言,一是庫卡原有股東,因為美的收購的價錢比較高,導致他們有壓力,琢磨留下還是退出;二是德國的政界也有想法,因為庫卡是德國的明星企業,默克爾總理也去參觀過好幾次,所以德國政府里有不同的聲音。
雖然艱難,美的積極與庫卡的利益相關方進行了坦誠的溝通。當時,德國政府第一個關心的是員工,不希望中國公司投資后就把他們解雇;第二個關心的是技術的知識產權;第三個是保留庫卡作為德國的名片和品牌。正是因為這樣,美的與庫卡簽訂了投資者協議。
“簽訂投資者協議,是為了讓德國的利益相關者放心。”顧炎民說,把庫卡的總部、工廠或者知識產權拿到中國來使用,并不是美的的目標。
TillReuter的話也印證了這一點:“作為庫卡的CEO,我的首要職責就是在關鍵時刻做出決斷。我認為收購對庫卡非常好的原因有三點,這也是聽取了各方意見得出的。第一,美的給出了合理的價格。第二,讓老員工比較滿意,這是其他國家企業收購歐洲公司非常重要的一點。第三,和美的合作能讓庫卡成為中國最大的機器人供應商。”此外,美的對職業經理人充分授權的企業文化,也是吸引以Till為首的庫卡管理層的重要原因。
Till補充說,庫卡和客戶也進行了溝通,“告訴他們,庫卡還是原來的庫卡,并且更強大”。去年庫卡的訂單額增長了20%,這說明員工并沒有因為收購而受到影響。而且,美的確實幫助庫卡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很多中國客戶都到德國總部奧格斯堡來參觀。
短短幾年,庫卡的市值從50億漲到300億元。美的高價買下庫卡約94%的股權,值不值顧炎民回應道,“2012年與2016年庫卡完全是兩個公司,規模上估計只有一半。2012年庫卡更多只是機器人公司,到2016年還做物流自動化。價格最重要還是體現成長空間,今天看很高,到3年、5年、10年以后也許更高。如果沒有好的價格,他們為什么賣給你”
站在陰影下
高價拿下國際四大機器人企業之一德國庫卡公司的控股權,美的是想建一所“新房子”。
8日站在美的戰略發布會的舞臺上,顧炎民沒有站在聚光燈下。他打比方說:“我現在站在陰影下,正如美的新興產業所處的位置,卻是美的未來最大的成長空間所在”。全球暖通空調市場1200億美元,而機器人及自動化的市場達1800億美元,且中國企業占比較小。
他還分享了一組數據:全球機器人市場到2025年估計將有240億美元的產值,中國在2018年將占全球機器人市場的38%;物流自動化市場,2018年估計全球有190億美元的規模,2015年亞太地區已占全球48%的市場,這48%里絕大部分是中國市場貢獻的。
這正是美的和庫卡共同看中的潛力市場。顧炎民說,在一般工業領域(非汽車行業),中國機器人的密度只有德國的十分之一,同時中國勞動力工資在不斷上升,機器人的成本不斷下降,機器人的投資回報期從5年下降到1.6年。而物流自動化預計在中國市場從2016年到2025年將有十倍左右的成長,倉庫的自動化率中國只有20%,而發達國家是80%。
美的正從一個中國家電企業,轉身為一個消費電器、暖通空調、機器人及自動化系統的全球科技集團。為此,美的正在建一座“新房子”,顧炎民說,家用電器、暖通空調、機器人及自動化是新房子的三大支柱,壓縮機、電機、磁控管和運動控制器、編碼器、驅動器、伺服電機等上游資源是新房子的基石,云計算和人工智能是基石和支柱之間的黏合劑。
“在機器人和自動化的領域,我們目前由庫卡來做,這個是工業4.0中很核心的企業。今后的發展方向就是在進入家庭的服務機器人,主要由美的、庫卡和東芝來做,這三家公司加在一起,希望今后在家庭服務機器人方面提供一個更好的解決方案。“顧炎民展望說。
中國市場、一般工業領域、家用服務機器人,是庫卡未來成長空間的三大關鍵詞。Till坦言,庫卡想成為中國機器人市場的第一名,在中國市場美的對庫卡可以提供很大幫助,“我們2009年進入中國市場,當時在中國市場的收入是1500萬歐元,如今是5億歐元。庫卡的目標是,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到2020年達到10億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