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
在高鐵、核電以及空間技術領域
我國已經掌握了
越來越多的核心技術
但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
我國的技術水平在某些方面
仍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半導體加工設備
這一領域基本上已經被日本、美國霸占,中國基本上只能從國外購買設備,而且還會經常碰上賣方市場——你想買,工業機器人維修,別人卻壓根不賣。
目前半導體加工設備精度最高的是日立。看看英特爾的最佳供應商就知道了,一塊CPU要制造出來需要很多東西。英特爾之所以這么厲害,工業機器人維修,離不開其供應商,它的很多設備都是獨家供應的,其他廠商想買都買不成。
以下就是英特爾頒布的SCQI獎和PQS獎最佳供應商:
1、SCQI獎(英特爾用的蝕刻設備和顯微鏡,其監測裝置就是日立的)
2、PQS獎
透過這幾張表格,我們可以看到一塊CPU如果要制造出來,需要N種設備和材料。在其前十大半導體設備生產商中,有美國企業4家,日本企業5家。
生產半導體芯片需要19種材料,缺一不可,且大多數材料具備極高的技術壁壘。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半導體材料企業在半導體行業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
而日本企業在硅晶圓、合成半導體晶圓、光罩、光刻膠、藥業、靶材料、保護涂膜、引線架、陶瓷板、塑料板、TAB、COF、焊線、封裝材料等14種重要材料方面均占有50%及以上的份額,日本半導體材料行業在全球范圍內長期保持著絕對優勢。全球70%的半導體硅材料,基本上都由日本的幾個公司如信越化學提供。
超高精度機床
這東西和材料學并為工業之母,但其向來是日本、德國、瑞士的天下,而日本更是在該領域領先世界一大截——
世界最高精度機床主軸就來自日本精工。日本精工將自主設計的極微量油氣潤滑系統與定預壓切換結構相結合,成功實現世界最高dmn值的工作機械(車床加工中心)用主軸。
美帝F22戰機也用到了日本機床,日本山崎馬扎克還是美軍RIA-JMTC的機床供應商及機械師培訓方。作為超跑公司邁凱輪的唯一cnc供應商,它為該公司搭建了各種機床總共19個技術中心。此外,它還是美國波音公司最佳供應商,英國威爾士親王2013年還親自感謝了山崎家族對英國制造業和就業貢獻。
工業機器人
工業機器人是未來50年全球大力發展的產業。目前工業機器人的技術基本掌握在日本手中。
今天的機器人四大家族,分別是日本發那科、安川電機,瑞典ABB,德國庫卡。其中最牛的是發那科——全球工業機器人銷售記錄保持者、利潤保持者以及技術領導者。德國庫卡最弱,其核心技術基本來自外購,KUKA機器人示教器維修,目前已經被中國美的集團收購。
工業機器人有三大核心技術,也就是三大核心零部件的關鍵技術:控制器(控制技術),減速機,機器人專用伺服電機及其控制技術。掌握核心技術的企業如圖:
一線廠家包括發那科(Fanuc日本)、安川(Yaskawa日本)、ABB(瑞士)、庫卡(KUKA德國);
二線廠商包括Comau(意大利)、OTC(Daihen旗下日本)、川崎(Kawasaki日本)、那智不二越(Nachi-Fujikoshi日本)、松下(Panasonic日本)等等。
2015全球頂尖精密儀器Top25基本由美日德基本壟斷,其中美國10家,日本6家,德國4家,英國2家。
這些儀器包括醫療、科研設備等。比如:顯微鏡、光譜儀、引力波探測器、拉曼成像儀、測量儀等。美日都是諾貝爾獎大國,日本從2000年開始基本上每年就能拿一個諾貝爾獎,背后的很大一個功臣就是這些高端儀器。
日本SATAKE長期致力于發展稻米方面的機械設備,旗下囊括的糧食食品設備、實驗檢測設備、關聯環境機械設備等方面市占率均為全球第一位,現在供應從單一到成套系統的全方位設備。目前,全球主要稻米糧食國家政府與企業均與SATAKE有合作,包括中國、美國、東南亞、南美等國家和地區。
由日立為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定制打造的世界最強大的科研顯微鏡已于去年正式投入使用,分辨35pm(1pm=1/1000nm),造價2500萬美元——HF3300VSTEHM(掃描透射電子全息顯微鏡)。
探索微觀世界的“隊長”——電子顯微鏡。中科院物理所最頂級的場發射透射電鏡按人民幣計價可達3000萬元/臺,毫無疑問能否自主設計建造高分辨率的透射/掃描電鏡是對一個國家電子工業水準的重要考核環節之一。
具有可以將微觀世界探索帶入另一個時代的全球唯一一臺原子納米級全息電鏡也已經被日本開發成功,它來自日立。
醫療硬件的最高峰——全球僅有的6臺投入使用的重粒子癌放療設備有5套在日本,1套在德國,目前選擇不開刀而接受重粒子線放射治療的患者中有80%是在日本進行的。
醫療科技硬件兩大最高峰的另一個——質子束放療加速器,也是由日本發明的,這套設備售價達2億多美元,目前全球裝機量不超過15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