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區數字化城市監控管理中心 南川區委宣傳部供圖
記者 張瀚祥 實習生 隆馥西
街道臟亂、路燈不亮、違章搭建、基礎設施損壞缺失等一直都是城市管理的老大難問題。近日記者了解到,南川區正式上線的智慧城管系統能運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精確處理城市管理問題,讓城市管理走向“智管、眾管、細管”,真正做到智慧惠民。
機器人系統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昨天下午,南川區數字化城市監控管理中心收到一則有關金山麗苑小區外機動車亂停放的報案。受理員根據圖文信息立即立案、派遣處置,只用了幾分鐘便妥善處理了這起案件。
能夠如此快速地處理這起報案,還得多虧剛剛運行的城管機器人。它的出現,讓南川區的智慧城管建設又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南川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希望通過多種智能科技手段逐步建成一個開放式、可供公眾參與、基于云服務的智能化城市管理綜合服務平臺,讓數字化、科技化建設與精細化、人性化管理有機結合,打造智慧城管。
南川區多年來一直致力于建設數字化城市管理系統,并逐步向智慧城市管理改造升級。城管監控機器人系統就是其中之一,它主要起到了整合、共享視頻監控資源,對道路、節點、廣場、商圈、市場等城市管理重點部位進行24小時監控,工業機器人維修,提高城市管理問題的發現率,降低管理成本的作用。
據了解,城管機器人目前已經能做到對店外經營、機動車亂停放、暴露垃圾等12類城市問題的檢測與報警,通過利用現有的視頻設備資源,實現對城市管理的全自動、全方位、全天候監測。
一部手機可一鍵舉報城管問題
與以往內部發現問題不同,現在居民也可以利用APP對城市管理問題進行投訴和監督。
最近,南川市民王女士在九鼎山公園鍛煉時,發現了步行道的瓷磚有脫落的現象,于是利用“南川智慧城管APP”對此進行了投訴。之后,幾名市政園林維修工便對脫落的瓷磚進行了維修。“沒想到動動手指就能投訴問題,還解決得這么快,這樣的結果我很滿意。”王女士說。
據悉,市民如果遇到亂停亂放、基礎設施損壞缺失等各種城市管理問題,就可以利用這個APP拍照、錄音進行投訴。受理員根據市民的舉報情況,定位案件發生的地點,然后在網上進行登記并進入案件處理流程,并在3天內反饋處理結果。市民投訴后也能在APP上隨時查看處理流程,以此讓群眾更易于參與、監督城市管理,真正讓老百姓從智慧治理中受惠。
據介紹,目前,南川智慧城管APP囊括了該區城市管理的動態消息、交通設施、公共設施、園林綠化、房屋建筑、市容環境等投訴,能定位查看附近的電影院、公廁、醫院、公交站、酒店等,還能隨時查看上報問題的處理反饋。
八大子系統構筑城管“大腦”
在南川區數字化城市監控管理中心,數百枚高清攝像頭捕捉到的城區各主干道景象一目了然。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大屏幕對轄區路面實時監控,而在線上手機客戶端等渠道,則隨時可以接收來自群眾投訴的信息,并根據情況及時反饋處理。
視頻監控系統實時監控街面上的市容秩序、環境衛生等,發現問題即時抓拍并通知工作人員到現場處理;路燈智能控制系統根據日出日落自動開啟和關閉路燈,路燈壞了會自動報警;危險源管理系統對城市下水道的有毒有害氣體進行監測,在氣體濃度即將超標時自動啟動鼓風機稀釋并報警……南川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稱,這就是南川智慧城管的戰斗力,這套智慧城管系統相當于城市管理的大腦,推動了城市管理的高效運轉。
據悉,智慧城管平臺包括八大子系統,每個系統都可以獨立運作。除了機器人抓拍系統、路燈智能控制子系統、危險源和地下管網智能監控及自動抽排子系統之外,還有城市管理案件處理子系統、全民城管子系統、GPS車輛管理子系統、智慧停車管理子系統、城市管理智能考核子系統。在這套系統的作用下,KUKA機器人維修,南川城區3個街道15平方公里的普查區域被劃分為561個單元網格,共計107093個城市管理部件,基本實現了城市管理從傳統型、粗放型管理向精細型、敏捷型管理轉變。
利用科技手段不斷升級城市管理
南川區利用科技手段,KUKA機器人示教器維修,進一步優化了數字化城市管理向智慧化升級,一座“智慧之城”正在形成。
南川區的智慧城市建設也不會止步于此,未來的南川將依靠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技術,實現城市管理執法、城市園林綠化管理、城市環境衛生管理等更多領域的應用,全面提升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
據介紹,從頂層設計開始,南川將進一步完成各類業務軟件的對接任務,包括業務運行系統、信息采集系統、公眾發布系統和短信平臺、地理信息應用系統等軟件部署,并共享到重慶市智慧城市管理平臺,進而接受市級平臺的統一調度指揮。
同時,將進一步強化平臺的統一監管作用;完善相關考核評價體系,將智慧城市管理案件的處置情況納入政府對部門的考核量化指標之中;制定鼓勵政策引導民眾參與到城市管理中來;擴大智慧城市管理和城市管理信息化的適用范圍和對象,提高智慧城市管理的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