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夢”身高六七十厘米,頭部安裝有一個攝像頭,身體中部有一塊顯示屏,可提供多種普法相關服務。
不久前,礦區新源社區舉辦的一堂普法講座受到了轄區居民的好評。這堂普法講座的特別之處在于,給居民上課的老師是一臺名叫“夢夢”的普法機器人。
“自今年年初這臺普法機器人落戶我們社區以后,前來辦事的居民看到它總會好奇地跟它進行互動,學習法律知識的熱情也提高了不少。”新源社區工作人員李倩說。
模樣呆萌可愛
能對話還能模仿人的表情
4月9日,記者在新源社區的普法工作室見到了這臺機器人“夢夢”。“夢夢”身高六七十厘米,頭部安裝有一個攝像頭,一雙大眼睛能模擬人的眨眼動作。機器人的身體中部有一塊顯示屏,屏幕上顯示有“中國普法網”“法律文書”“實用法律”“法治山西網”“法制短劇”“專家在線”等七個板塊。機器人的底部安裝有一個可變方向的行走裝置。當有人對它下達前進或后退的指令時,“夢夢”便能按照指令前后移動。“電量不足的時候,它還能自動尋找充電器。”李倩說。
“您好,我是法律智慧機器人夢夢,請問有什么可以幫到您?”“你能提供哪些服務?”“我能陪您聊天”……當社區工作人員向“夢夢”提問時,“夢夢”便立即作答。
李倩介紹,這臺機器人僅限于提供法律咨詢服務,當居民發出的指令不夠清晰時,庫卡機器人,它就會用詼諧的語言提示居民重新發問。
“為推進法治鄉村建設工作,去年底,省委政法委、省委依法治省辦在全省共100個鄉村法治建設試點村和社區配備了智慧法律顧問機器人。我市共配備了三臺,平定縣鵲山村、郊區固莊村各有一臺,新源社區是我市唯一一個配備普法機器人的社區。”李倩說。
知識儲備豐富
涵蓋3000多條實用法律信息
李倩介紹,“夢夢”的數據庫容量很大,機器人維修,內部儲存有3000余條實用法律條款、上千部法制短劇供居民查詢或觀看。此外,夢夢”的后臺大數據庫中包含數十萬條法律內容、上萬部法律微電影,可根據居民需求及時更新板塊內容。
不僅如此,“夢夢”還能通過語音操作,實現人機互動。它能根據語音指令,快速回答居民提出的法律問題,并將答案反饋至顯示屏上。同時,居民還可以點擊“夢夢”身體中部顯示屏上的相關界面進行查詢。此外,居民還可以下載與“夢夢”關聯的APP,瀏覽感興趣的內容。
李倩介紹,引進機器人法律顧問,是對“一村(社區)一法律顧問”的有益延伸和補充。“而且‘夢夢’幾乎不用休息,相當于社區有了一個24小時在線的法律顧問。”李倩說。
拓寬普法渠道
推動法治社區建設
新源社區成立于2017年年底,是一個“新生”社區。新源社區主任郭錦霞介紹,轄區內各小區的居民各有特點,其中辰光小區退休居民居多、新源小區上班族較多、國電滿庭春小區年輕人居多,礦區廉租房也在轄區范圍內。社區成立以后,一直把“法治社區”建設作為工作重點。
結合“德治、法治、自治”三治理念,圍繞“平安社區”“法治社區”建設目標,KUKA機器人電路板維修,依托業委會、物業、熱心居民和駐地單位黨員,新源社區相繼成立了法治社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社會工作室、人大代表工作室,同時引進簽約律師,定期開展宣講活動。
新源社區還通過微信群、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宣傳普法知識,利用LED顯示屏不間斷播放普法標語,并不定期向居民發放普法宣傳手冊,按時間節點舉辦文化活動,做好人民調解、社區矯正、法治宣傳、外來人口管理等工作,在轄區營造了良好的普法宣傳氛圍,使居民懂法、守法、用法的意識普遍提高。
“如今,這臺機器人的‘加入’,進一步拓寬了社區普法工作的通道,為建設法治社區起到積極的作用。”郭錦霞說。(史桓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