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已經成為全世界關注的話題。無論是中國制造2025,德國的工業4.0還是美國的工業互聯網等,其實踐都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各大機構推出的新一代產品、技術和理念,引領著實業領域創新的蓬勃發展,使得第四次工業革命已初見雛形。
說到此次工業革命的領軍企業,我們自然會想到那些熟悉的品牌,如德國工業4.0的領導者-西門子、美國工業互聯網的標志企業-通用電氣(GE)等。除此以外,我們還會發現很多ICT(信息與通訊技術)企業的名字:雖然其品牌在ICT領域早已聲名遠揚,但是在較為傳統的制造業領域,它們卻不為人熟知。然而,這些熟悉的陌生人正在悄悄地改變著制造業的競爭格局。
讓我們觀察三位新玩家的動向,來一窺究竟:
動向一
微軟進軍歐洲工業大本營
在2016年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微軟公司高調現身,并以德語展開宣傳攻勢,直擊歐洲工業的心臟地帶。它究竟意欲何為?
圖1微軟公司用德語宣傳自己的云服務MicrosoftAzureDeutschland
圖2微軟的宣傳材料:在德國境內的云計算基礎設施布局
通過其宣傳攻勢,可以感受到微軟進軍德國工業界的決心:它為德國本土企業打造了專用的工業云平臺,集成了云計算、數據存儲、網絡服務等功能,并且其運營規則(對于網絡安全等因素的考慮)完全符合當地的法律法規要求。微軟還在法蘭克福和馬格德堡兩座城市建立了計算中心,以加強本地的云服務能力。微軟的目標是:要通過云計算等技術,讓工業設備的互通互聯變得簡單,讓越來越多的德國工廠實現數字化。
事實上,微軟不只是要售賣一兩款互聯網產品,而是要成為工業領域的標準制定者。在漢諾威博覽會上,微軟和SAP公司共同宣布其云服務產品支持OPC-UA標準,也就是機器與機器之間的通訊標準。此次美德合作被視作是工業4.0和工業互聯網合流的一次標志性事件,也體現出了微軟在標準制定方面的野心:今后想要實現硬件聯網化的公司,可能都必須遵循兩大巨頭定義的模式,將數據傳到云端后由微軟的大數據平臺或是SAP的信息系統來作出決策,然后再將指令直接發給各個硬件(傳感器、控制器等)。不符合此模式的生產企業,則有可能被邊緣化。
在宣布標準的同時,微軟也已經推出了許多在歐洲工業界的應用實例,例如為羅-羅公司的航空發動機和Zeiss公司的測量儀設備(如圖3所示)提供大數據服務,將其傳感器信息發送到云平臺上,進行實時追蹤、整理和分析。相關的信息動態可以在人機交互界面上實時顯示,并且通過后臺計算得出許多有用的結論(如航班晚點情況分析、減少油耗的建議,發動機維修建議等)。
圖4微軟與羅-羅發動機合作,實時對飛機信息進行監控
通過進軍德國市場,以及與知名制造企業合作,微軟公司已經實實在在地介入了歐洲工業界,并且展示出長期耕耘的意愿,正如其物聯網領域總監SamGeorge所說:工業4.0的重要性不容置疑。我們已經下定決心,要努力增強硬件和軟件之間的互通性,提高其生產率,并且打造未來的新一代企業模式。
點評:
微軟在工業領域能夠迅速贏得客戶,KUKA機器人示教器維修,很大程度上依靠了它在Windows等軟件上的傳統積累。在提供云平臺服務時,客戶已有的Windows/Office系統可以與其方便地對接。此外,微軟在硬件方面缺乏基礎,有時候反而成了其競爭優勢。例如,羅-羅出于同行業保密的考慮,不太可能請GE等競爭對手來開發其飛機發動機的數據平臺。
動向二
印度Infosys公司介入工業4.0
Infosys(印孚瑟斯技術有限公司)是印度頂級軟件企業,也是印度歷史上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公司。截至2016年第一季度,它在全球擁有員工超過19萬名,在全世界50個國家擁有分支機構,年收入超過90億美元。
作為一家軟件公司,Infosys在制造業領域的地位并不廣為人知。然而,近年來它在工業4.0領域的頻頻動作,庫卡機器人,讓人不得不對其刮目相看。
首先,Infosys定位國家層面技術標準,直接介入了工業4.0和工業互聯網的標準制定過程。在2016年的漢諾威國際博覽會上,德國工業4.0平臺和美國工業互聯網聯盟舉行了關于標準合作的系列主題研討會,積極推動兩大組織的合作共贏。就在這次主題研討會上,Infosys作了以增強工業4.0和工業互聯網的互通性為主題的演講,從軟件層面闡釋了兩者互聯互通的技術要點。某種意義上說,印度公司在美德兩國標準制定過程中扮演了調解員的角色,從而占據了技術發展的制高點。
圖5Infosys介入工業4.0與工業互聯網的標準融合
Infosys一方面投身于理論標準的制定,庫卡機器人,另一方面還積極和德國知名企業結盟,推進工業4.0進程。例如,庫卡公司(KUKA)新近宣布和Infosys結成工業4.0合作伙伴。庫卡在機器人領域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專注于為工業生產過程提供先進的自動化解決方案。此次合作意在聯合打造一個工業4.0云平臺,以云技術來增進設備的連接,并將商業合作伙伴的設備也接入此平臺,以打造生產制造的智能生態系統。
圖6庫卡機器人用于工業生產
圖7德國庫卡宣布與Infosys在工業4.0領域合作
在庫卡之外,Infosys也和其它德國公司密切合作,包括與SAP公司聯合制定工業企業三維數據建模的標準,和寶馬公司共同搭建商業智能系統等。值得注意的是:庫卡、SAP、寶馬都是德國工業4.0的標桿性企業:庫卡以機器人見長,SAP是企業信息化方面的領導者,而寶馬公司則在汽車行業的定制化生產方面獨樹一幟。能夠和這些公司都建立合作關系,說明Infosys得到了德國工業界的充分認可!
點評:
印度軟件公司介入工業4.0的起點和層次是非常高的。除了選擇強有力的合作伙伴之外,Infosys等公司從一開始就瞄準了標準制定等核心問題,并且涉足的都是非常關鍵的標準,影響深遠。
動向三
華為技術助力智能制造
華為作為知名的信息與通信解決方案供應商,在電信網絡、終端設備等方面樹立了業界領先地位。近年來,它也積極介入智能制造領域,在智能生產、預測性維護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從根本上助力實體運營效率的提升。
讓我們來看一個預測性維護的案例:最近,華為和FraunhoferESK(弗勞恩霍夫嵌入式系統和通訊研究所)聯合研究農業機械的維護問題。雙方共同研發了一個基于云技術的方案,用傳感器來監測機器的關鍵部位(例如傳動設備),并將其傳到云端進行集成式管理和分析(如圖7所示)。這樣,可以通過在線分析來提前發現機械元件的異常,在其出故障之前就進行更換,從而減少停機時間、提高運營效率。
圖8物聯網技術使得農機預測性維護成為可能。來源:FraunhoferE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