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一年一度的工博會如期召開,全球領先的工業機器人制造商德國庫卡(KUKA)公司攜帶世界上第一臺大型娛樂機器人Robocoaster等產品亮相。
作為機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的庫卡,安全永遠是他們考慮的第一因素。這一點,在他們的首席技術官楊嘉箴先生身上得到完美體現。
安全:一切工作的前提
在整個采訪中,楊嘉箴一直把安全掛在嘴邊。
他說庫卡很注重安全,機器人維修,只有通過了安全原則,機器人才能投入使用。絕對防止安全事故、安全故障發生。
庫卡的安全和文明操作等詳細介紹了在操作時應注意的安全問題。
只允許機器在正常運行的狀態下、按規定且有安全意識的使用機器系統,特別提示不正確的使用很可能造成人員傷害及設備受損。
即使在機器人控制系統已關斷切已進行安全防護的情況下,仍應考慮到機器人系統可能進行的運動。錯誤的安裝(例如超載)或機械損壞(例如制動閘安全故障)會導致機器人或附加軸向下沉降。
在安全防護裝置功能不完善的情況下,不允許運行機器人系統。
他用一個形象的比喻說安全的重要性:本來機器人是來做服務的,不要搞了半天,給你按摩,結果把你捏死了。KUKA首席技術官楊嘉箴
技術:核心競爭力
作為世界一流的機器人制造商,庫卡的技術優勢不言而喻,很多技術開歷史先河。KUKA于2001年開發的Robocoaster是世界上第一臺客運工業機器人。
當談到技術優勢時,楊嘉箴很謙虛,他對OFweek工控網編輯表示:在行業能夠立足到前幾名,大家的技術應該在同一個水平層面上。某一個技術是你優勢,某一個技術是他優勢。大家在互相學習,互相調整。包括這次參展,都是來發覺可以開發的新技術。
庫卡是第一個基于windows品牌的機器人廠商,該公司于96年推出庫卡windows操作系統。相比較之前的操作系統,windows操作系統體現人機友好,效率提高很多。庫卡機器人最顯著的特點是采用PCBASED控制系統,該系統在微軟的Windows界面下操作。擁有PCBASED控制系統的設計,再加上標準化的個人電腦硬件,以及簡單的規劃和設置,使其MTBF(平均故障間隔時間)超越7萬5干小時。而機器人平均使用壽命更長達10-15年。
本次展會上庫卡綠色機器人KRQUANTEC機器人系列以兼顧機器人高性能品質和低碳環保結合的創新性贏得眾人一致肯定。其自身減重最高至160公斤,最高減重達12%,建立了能量供應與負載之間能效的新標準。不愧其創新自動化理念。
此外,庫卡的平衡缸技術把機器人平衡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平衡缸相當于人的肌肉,人負載過重會勞累損傷,對機器人來說就是馬達過載。為了解決這種情況,出現了平衡缸。工業機器人平衡缸是用來平衡重力對機器人2軸所產生的力矩,其參數值直接影響到機器人2軸電機的力學性能。因此,對機器人平衡缸關鍵參數的分析優化至關重要。
就像現代的apple或者iphone,這個技術在當時是劃時代的的創新。
現在:重點是一般工業
庫卡目前的重心都放在一般工業領域。在楊嘉箴看來,一般工業領域的市場很大,因為它和整個經濟形勢波動息息相關。
源自于汽車行業的機器人逐步朝一般工業發展。一般工業領域涵蓋面非常廣,可以用東方不亮西方亮來形容。
之前造船行業處于飛速發展期時,相對的機器人應用很多,即使這兩年不景氣了,還可以轉向電子之類的其他一般工業領域。
機器人行業有強大的發展空間,可以發揮無窮的想象力。機器人裝上視覺效果、可以看懂,裝上溫度傳感器、可以測溫度等,可以完成不同的工作。
造船、建筑、電子、飛機制造、機器人開火車等,只要能想象,就可以運用。
對目前機器人廠商來說,要做的就是不斷開發機器人在一般工業領域里的運用,創造更大的可能。
民用機器人和家庭機器人是機器人未來發展的趨勢。
未來的機器人強調的是人機友好,可以交流。它可以探知,可以感受到人的需求。
目前,工業機器人維修,已有概念機出現,這個市場僅僅開始階段就有兩百萬臺;蛟S在某一天,機器人可以幫你做家務,給你按摩。按照目前的發展和需求來說,這一天并不會太遠。
談合作: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庫卡機器人有限公司與西門子工業驅動技術集團日前宣布將展開全面業務合作。合作的主要內容是集成庫卡機器人與西門子數控機床技術開發和推廣用于數控機床上下料機器人的解決方案。
合作的目的要達到互利共贏。主要考慮的有兩點:技術和成本。就機器人行業來說,像庫卡之類的德企大多用的是西門子Profibus總線通訊。
這個總線通訊就是一個必須遵守的行業標準。在楊嘉箴看來,相比較合作,它更多的算互動,或者說是規律。
今天,高度靈活的全自動化生產要求機器人完全集成到生產流程中,與自動化生產環境融為一體。在這方面,尤其是機器人在數控機床的應用,正在新的市場要求和技術進步的共同作用下穩步增長。為了能夠為高度靈活的裝載自動化和機械加工提供更好的服務,西門子與庫卡正在加強雙方在自動化和工業機器人方面的合作。
在這種合作背景下,雙方將為客戶提供集成度更高、協調性更好和貫穿整個生命周期的產品和解決方案。這種解決方案可以覆蓋客戶從設計創意到仿真生產,直至加工和車間級生產活動。
合作雙方在2011年的德國漢諾威國際機床展覽會上就已提出將機器人集成到西門子數控系統用戶界面,用于編程、示教和診斷。下一步任務就是如何與數控任務進行銜接的問題了。
外行進入:規劃很重要
近期大熱的機器人行業受到很多企業追捧,富士康和娃哈哈也想分一杯羹。但在楊嘉箴看來,百萬機器人這件事比較懸。
富士康提倡的概念,是能想到就要去實現,敢想敢做。但它對機器人這個行業和特點,可能沒有太多的了解。勞動密集型加工企業的性質不適合在機器人行業太多發展。
富士康是靠降低生產成本在眾多組裝企業中勝出,但機器人顯然不適合這個理論。如果一味的降低成本,做出來的東西精度、負載、效率等都達不到,做出來只是一個概念,不會實際應用。
以機器人行業四大家族瑞士ABB、德國KUKA以及日本的發那科和安川電機為例,他們的成長都不是一蹴而就。在行業發展幾十年,一直有自己的定位,有核心競爭力、核心技術,并且在這個行業有相當的經驗積累,才到今天。
對娃哈哈設立機器人聯盟也不看好。在他看來,在一般行業里,機器人的采購量畢竟還是有限的。即使使用機器人規模最大的汽車行業,在12年前,整個上海大眾生產線也才用94臺。就算現在行業飛速發展,整個庫卡佛山一汽大眾,一個車間一千三百臺機器人也是超級大的單。食品加工行業、煙草行業要整合不容易,更何況還不是政府性質的機構。一般行業,即使過十年二十年,也不可能達到這種采購規模。他說道。結果就是采購規模上不去,采購成本下不來,所以娃哈哈機器人聯盟整合是不太可能的。
楊嘉箴對OFweek工控網編輯表示:通過對富士康這個事情(百萬機器人擱淺),工業機器人維修,對所有人小小的啟示,要學習德企。德國人講究規劃、市場效益,講究流程。而這些很適合機器人行業。
看好中國:中國是未來機器人最大市場
就庫卡來說,中國市場占有率超過20%。今年全球銷量一萬五千臺,中國超過三千。楊肯定的說道:從國家來說,中國的機器人市場將來肯定是全球最大的。
在我國十二五規劃中,高端制造業即機器人+智能制造,已被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有望得到國家政策的扶持,迎接黃金發展的十年。
2011年,中國和全球市場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創下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