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世界人工智能先驅、“硅谷精神布道師”皮埃羅·斯加魯菲
60S要點速讀:
1、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仍處于“石器時代”,人類要見證機器超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還很遙遠。
2、與其去擔心進展緩慢的人工智能,仿生學似乎更應該讓我們擔心。
3、人工智能的成功并不在于技術發展到多高深的程度,而在于這項技能能幫助多少人。
4、人工智能時代所創造的工作要遠遠多于并且優于其所摧毀的工作。人工智能所打造的社會將會為我們創造許多現在無法想到的工作機會,與其擔心失業問題,不如提前計劃,去培養未來的工人。
5、硅谷經歷了這么多年的發展,整個舊金山灣區變得越來越富裕,地價也越來越高,高房價趕走了藝術家和音樂家,而他們恰恰也是硅谷精神的重要代表,現在來硅谷工作的人們更看重的是高薪和穩定的工作。
6、當我在硅谷聽人們創新的想法時,他們往往告訴我的是“我有一個好主意,全世界都沒人用過。”而當我在中國聽人們有關創新的想法時,他們往往告訴我的是“我有一個好主意,雖然已經有極少人開始實踐這個想法了,但我能讓這個想法實踐的更好。”這就是很大的一個區別。硅谷是模仿不出來的。
以下為專訪精編:
“人工智能時代所創造的工作要遠遠多于并且優于其所摧毀的工作”
網易研究局·大師:當前,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發和應用處于什么階段?
皮埃羅·斯加魯菲:先告訴你我的結論,現在的人工智能研發大概還處于“石器時代”吧。對于這個問題,你必須明確人們所說的“人工智能”是什么,定義的邊界在哪里?人工智能是一個非常迷人的研究領域,我所知道的人工智能是計算數學(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的一個分支。數學才是它真正的本源所在,而且它所應用的數學一點也不難。與我的大學論文所研究的理論物理方程相比,計算數學并沒有那么復雜。然而不幸的是,它的發展仍處于“石器時代”,人類要見證機器超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還很遙遠。我認為,“人工智能”這個詞這么受歡迎,是與其邊界定義模糊,可以帶給人們諸多想象是有關系的。
網易研究局·大師:為何說人工智能的發展仍處于“石器時代”?
皮埃羅·斯加魯菲:與遺傳學、醫藥科學、電力、通訊等技術的突破性發展相比,人工智能的發展速度其實很慢。不用說我畢業的年代,就是在20世紀90年代,想找到一份有關人工智能方面的工作非常困難。
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緩慢的原因主要有三個:
一是我們需要有非常大的數據集去訓練人工智能的神經網絡;
二是我們需要擁有運行快速且價格合理的處理器去運行多層神經網絡;
三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大公司需要為人工智能做很多公關。
當然,我們也要看到現在科學技術的發展是飛速的,所有這些對人工智能的發展都非常有益。
網易研究局·大師:包括斯蒂芬·霍金、埃隆·馬斯克等在內的很多科學家、企業家,都把人工智能的發展視為關乎人類生死存亡的一大威脅。怎么看這一問題?
皮埃羅·斯加魯菲:我認為他們對此所作的判斷都是基于好萊塢電影里的那種人工智能,那是一種完全不同的人工智能——一種我認為它并不存在,或者說不會很快出現的人工智能。我周圍的人工智能從業者每天都在研究軟件代碼和調整計算公式,這與電影大片里展示的情況有天壤之別。
與其去擔心進展緩慢的人工智能,仿生學似乎更應該讓我們擔心。仿生學在這些年中出現了突飛猛進的進展,基因編輯的手段和應用也越來越便利,甚至還能夠“設計”嬰兒。人工智能技術無法與仿生學相比,也沒有達到仿生學的進步程度。如果我們不得不擔心的話,也應該去擔心仿生學的發展。如何應對新的物種、新的蟲子……這些都是挑戰。我喜歡依據事實作出判斷,而不是幻想。我不是未來主義者,我一向都是歷史主義者。
網易研究局·大師:人工智能技術會對人們生活和工業生產產生哪些影響?
皮埃羅·斯加魯菲:我們都知道,在20世紀60年代,KUKA機器人示教器維修,西方國家出現“嬰兒潮”。未來,在21世紀將迎來“老年潮”,世界各國都普遍面臨人口老齡化的困境,包括中國。誰將照顧年齡逐漸增長的老年人?不是所有老年人都有負擔得起全職保姆的經濟實力。這時候,人工智能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我一直認為,人工智能的成功并不在于技術發展到多高深的程度,而在于這項技能能幫助多少人。
網易研究局·大師:很多人擔憂,人工智能技術會讓很多低端勞動力失業,你怎么看?
皮埃羅·斯加魯菲:我對此持非常樂觀的態度。據我觀察,人工智能技術使用程度最高的國家,比如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同時也是世界上失業率最低的國家。我相信,人工智能時代所創造的工作要遠遠多于并且優于其所摧毀的工作。以軟件工程師為例,在電腦發明后的70年中,這一職位的人才仍然不足,硅谷正在從世界各地引進工程師,薪資水平也在不斷上漲。
我們需要人工智能去從事那些又苦又累又枯燥的工作,我從不擔心人工智能的到來,我擔心的是它們來的還不夠快。我相信,人工智能所打造的社會將會為我們創造許多現在無法想到的工作機會,與其擔心失業問題,不如提前計劃,去培養未來的工人。未來,新技術將創造數百種新工作,只是現在我們還無法準確預料到所有的工種。20年前,由于沒有智能手機,也就沒有智能手機工程師這種職業,而現在這已經成為熱門職業了。
網易研究局·大師:人工智能技術何時才能大規模普及?當然還有哪些問題需要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