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關統計,2016年1-2月廣東工業機器人進出口額同比增長68.8%。去年以來,KUKA機器人維修,廣東各地陸續出臺多項扶持政策支持企業應用工業機器人,機器換人釋放的紅利將吸引更多的企業應用工業機器人,對進口增長起推動作用。廣東工業機器人進口增長,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或將面臨激烈的國際競爭。2016年1-2月,廣東進口工業機器人1286臺,比上年同期(下同)增加61.6%;價值8683萬元人民幣,增長68.8%。從月度數據看,廣東工業機器人進口量同比保持兩位數增長的態勢,與此同時,自去年9月起進口值連續5個月的倍數增長,此后開始回落。今年2月進口576臺,同比增加59.1%,環比減少18.9%;價值2948萬元,同比下降12.1%,環比下降48.6%。
一、2016年1-2月廣東進口工業機器人的主要特點
(一)自日本進口居首位,歐盟和韓國進口倍增。2016年1-2月,廣東自日本進口工業機器人3198萬元,下降20.8%,占同期廣東工業機器人進口總值的36.8%。自歐盟進口1019萬元,增長1.9倍,占11.7%。此外,自韓國進口878萬元,大幅增長10.4倍,占10.1%。
(二)民營企業進口占主導地位且增長迅猛,外商投資企業和國有企業進口下降。2016年1-2月,庫卡機器人驅動器維修,廣東民營企業進口工業機器人6303萬元,大幅增長4.3倍,占同期廣東工業機器人進口總值的72.6%。同期,外商投資企業進口1521萬元,下降39%,占17.5%;國有企業進口860萬元,庫卡機器人驅動器維修,下降40.9%,占9.9%。
(三)進口多功能工業機器人占比超5成,集成電路工廠專用自動搬運機器人進口值快速增長且均價上漲。2016年1-2月,廣東進口多功能工業機器人4575萬元,增長83.8%,占同期廣東工業機器人進口總值的52.7%,進口均價為每臺4.8萬元,上漲13.4%。同期,進口集成電路工廠專用的自動搬運機器人2204萬元,增長126倍,占25.4%,進口均價為每臺183.7萬元,大幅上漲9.6倍。此外,進口搬運機器人1390萬元,增長10.4%,占16%,進口均價為每臺4.8萬元,下跌40%。
(四)深圳市企業進口占首位且呈倍數增長。2016年1-2月,深圳市進口工業機器人3844萬元,大幅增長1.8倍,占同期廣東工業機器人進口總值的44.3%。廣州市進口2243萬元,增長10.7%,占25.8%。此外,惠州市進口1795萬元,去年同期無進口記錄,占20.7%。
機器換人
二、2016年1-2月廣東工業機器人進口保持增長的主要原因
(一)機器換人有助于緩解企業用工壓力降低成本。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和外來務工人口回流,使廣東面臨著勞動力短缺、勞動成本上升的困境。對此渣打銀行研究部發布的報告顯示,45%的受訪企業反饋,加大自動化設備投入、優化工藝流程是企業應對勞動力短缺和工資上漲的首選對策。對于大企業,這一比例提高到70%。東莞市外商投資企業協會以107家會員企業為樣本的調研也顯示,49%受訪企業采用機器或自動化設備來替代人工,22.7%受訪企業表示今年正在準備采用機器換人。對于自動化所帶來的效益,有企業表示,與之前相比,生產成本甚至可以降低一半。機器換人釋放的紅利將吸引更多的企業應用工業機器人,對進口增長起推動作用。
(二)政策大力鼓勵企業機器換人助推工業機器人進口增長。去年以來,廣東各地陸續出臺多項扶持政策支持企業應用工業機器人。2016年1月,廣東東莞市出臺《關于大力發展機器人智能裝備產業打造有全球影響力的先進制造基地的意見》,該《意見》鼓勵通過貸款、金融租賃等形式讓企業實現零首付機器換人,東莞市計劃到2018年80%以上工業企業實現機器換人。2月26日,《廣州制造2025戰略規劃》正式印發,規劃把智能裝備及機器人作為十大重點發展領域之一,同時提出優化調整產業結構,實施新一輪技術改造,鼓勵優勢企業設備更新和機器換人。順德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預計,未來5年內,順德企業使用工業機器人的臺套數,將保持每年30%的增速。為了達成這一目標,順德區出臺多項機器代人政策,其中一項是對企業購買機器人予以補貼。據悉,對于機器人項目,順德在去年累計投資總額達6億元,支持71家企業開展機器代人計劃,而順德企業獲省市區機器人應用補助資金超過5000萬元。
三、值得關注的問題和相關建議
(一)2016年我國工業機器人有望保持較快發展。中國企業管理科學基金會預計,2016年戰略新興產業增速仍將顯著快于傳統產業,從工業制造到工業智造邁進過程中,機器人、智能裝備等需求將加速釋放,機器人、系統集成等領域將率先受益。與此同時,利好政策也將持續出臺助力機器人產業發展。全國兩會上公布的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中,機器人被頻頻提及,智能制造和機器人被列為科技創新2030重大工程之一,機器人裝備被列入高端裝備創新發展工程之一。
(二)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或將面臨激烈的國際競爭。今年1月19日在達沃斯召開了第46屆世界經濟論壇,會議主題為掌控第四次工業革命,以智能制造為核心的新工業革命再度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早在2011年,美國就推出國家機器人計劃,該計劃及相應的先進制造業計劃給美國多個機器人產業領域帶來顯著的經濟增長。而依據出臺的地平線2020計劃,歐盟在機器人方面也有與美國相當的發展速度。日本也成立了由政府主導的機器人革命行動委員會,旨在加強智能機械在制造業、供應鏈、建筑業和衛生保健方面的應用,到2020年,使機器人的年銷售額增長至2.4萬億日元。與此同時,國際工業機器人知名企業ABB、FANAC、庫卡等紛紛在中國建廠。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將面臨著激烈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