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李怡彭
人工智能已經成為新的高等教育風口。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數字,截至2017年12月全國共有71所高校圍繞人工智能領域設置86個二級學科或交叉學科。在全國高校首批612個“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已布局建設57個人工智能類項目。
“信息時代對于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副司長徐永吉,在不久前的2019國際人工智能專家論壇上發言時表示,“教育系統必須盡快做出預判,并適應這一變化。”
2019年,教育部印發《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身為全球科技巨頭的微軟公司也開始以微軟亞洲研究院為主體,參與中國高校的人工智能學科建設。在去年六月,微軟亞洲研究院宣布與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和浙江大學達成合作,共同建設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科研教育平臺。
“推動人工智能健康發展的關鍵,是強化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能力,加強人才培養。” 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談到建設該平臺的目標時說,“希望我們能夠賦能中國高校計算機領域的科研教育工作者,KUKA機器人示教器維修,加速中國人工智能的科技創新。”
2019年底,由北京大學陳斌副教授與微軟亞洲研究院的專家團隊合作開設的《人工智能與信息社會》課程在中國大學MOOC平臺上線,為學生提供了解人工智能的入門基礎課程,兩期課程已獲得超過2.7萬人參與。
對高校來說,庫卡機器人何服電機維修,更大的價值可能來自于微軟推出的Open Platform for AI(OpenPAI)人工智能管理和調度平臺。目前,該平臺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提供支持,保證每月49萬GPU小時數的穩定運行,以滿足600于名師生的研究需求,涉及多媒體、自然語言處理、基礎理論研究等多個研究方向。
在人工智能學科建設中,KUKA機器人示教器維修,微軟將自己定位在支援的角色上。“不是讓我們的工程師去教學或者設計課程,”微軟亞洲研究院學術合作總監馬歆在接受采訪時解釋道,“從項目開始我們就確定,我們要做的是為學校提供更多教學所需要的實際場景和案例。”
在此次的人工智能專家論壇上,微軟宣布將在未來繼續發展人工智能開放科研教育平臺,在算法工具、數據、計算平臺和課程四個方面為高校人工智能學科建設提供更多支持。
“微軟作為企業能夠看到AI在各個行業的應用,而亞洲研究院也能夠從更前沿的角度看到新技術發展的脈絡。”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周禮棟接受界面教育采訪時表示,“我們的加入可以為人工智能學科的建設和發展帶來益處。”
騰訊研究院2017年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全球共有約30萬人工智能相關人才,而學術及產業界對人才的需求量已經突破百萬。未來幾年中,人工智能可能是缺口最大的尖端人才領域。
微軟對人工智能學科建設的投入,反映了科技巨頭對AI人才的重視。對高校的人工智能專業來說,具備產業與研究院雙重身份的微軟亞洲研究院,可能會為這個剛剛起步的新學科方向帶來一定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