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雞年元宵節,在花城海心沙廣場的上空,來自廣州億航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的1000架無人機,以明月為花燈,以珠江為彩帶,以廣州塔為地標,畫出一幅幅金雞報曉、喜迎新年、福從天降、祖國河山的光影佳作。而這只是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積極打造國際智造高地、先進制造業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
2月23日,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舉行企業家大會,工作人員正認真為企業代表介紹先進制造業4個“黃金十條”政策。資料圖片
2015年9月1日,廣州市黃埔區正式掛牌,黃埔區與廣州開發區實行行政區與經濟功能區融合發展體制,譽稱新黃埔。
放眼南國,木棉盛開,春意日濃。“黃金政策”加“黃金服務”,正開啟新黃埔智造業的“黃金時代”,一幅“機器人之城”的宏大圖景正徐徐向世人展開。
啟動廣州最強“發動機”
近年來,新黃埔緊密對接“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互聯網+”行動計劃等重大國家戰略,打造高質高端高新產業體系,成功獲批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國家區域雙創示范基地、國家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綜合改革唯一試點、首批中歐中以合作試點區,形成了電子、汽車、化工三大千億級產業集群,新材料、食品飲料、金屬制造、生物健康四大500億級產業集群,培育了智能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平板顯示、新材料、生物醫藥、電子商務六大創新型產業集群。
“如果說廣州是全省最大的‘發動機’,那么新黃埔則是當下廣州最強的‘發動機’。”
作為工業經濟大區,新黃埔占全市1/3以上的工業產值,被確定為廣州發展工業經濟、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創新驅動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四個主戰場”,是廣州未來5年、10年發展的最大增長極、動力源之一。
廣東省委副書記、廣州市委書記任學鋒指出,新黃埔是廣州經濟大區和國際科技創新樞紐核心區,在全市發展大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要堅定不移地把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立區之本,加大引資引智引技力度,著力培育引進大產業大項目。
“以行動抓落實,以結果論英雄。”廣州市市長溫國輝也多次要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圍繞實體經濟和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健康醫療產業和高端智能裝備制造產業,形成產業鏈和產業集聚,培育一批“科技小巨人”“隱形冠軍”。
廣州市委常委、黃埔區委書記、廣州開發區黨工委書記周亞偉擲地有聲:“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要以提質升級振興實體經濟。先進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振興實體經濟必須發展先進制造業。”
黃埔智造聚焦“機器人”
業界流行一句話:全國智能制造看廣東,廣東智能制造看廣州,廣州智能制造看黃埔。2016年,中國(廣州)智能裝備及機器人產業發展大會和中國機器人產業創新峰會由該區主辦,彰顯該區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國的領先地位。
作為廣州“智造一哥”,新黃埔2016年共集聚75家智能裝備企業及機器人企業,總產值達到110億元,占全市智能裝備產業產值的1/3,多年保持16%的復合增長率,其中機器人產值占全區智能裝備總產值的一半以上。
與此同時,該區形成了從上游關鍵零部件、中游整機再到下游應用集成的智能裝備完整產業鏈條,這些企業形成了機器人系統集成的強大“軍團”。在本體及零部件制造環節,該區工業機器人本體產能規模位列全國第一,其中廣州數控系列產品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第一,躋身世界前三,是國內最大的機床數控研發和生產企業,也是全國機器人行業龍頭。在下游系統集成環節,瑞松科技、明珞汽車裝備、達意隆、佳研、松興等聲名遠揚。在檢驗檢測環節,該區是全國首個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業集聚區,KUKA機器人示教器維修,中國電器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CVC威凱)等5家企業主導了行業國際標準的制定;廣州北斗導航技術有限公司是華南最大的北斗系統研發應用企業。在研發設計環節,中國(廣州)智能裝備研究院、國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個中國與以色列合作打造的機器人研究院等“國字號”研究院進駐。庫卡、發那科等全球機器人巨頭先后落戶,形成了國際接軌、國內先進的機器人產業集群。
目前廣東省八大機器人技術支撐平臺有3個設立在這里:中國(廣州)智能裝備研究院、國家機器人檢測與評定中心(廣州)、中以機器人研究院;全區智能裝備研究院及機器人產業聯盟獲批成為全省唯一的工業機器人創新中心;廣州數控、啟帆入選中國機器人企業TOP10。廣州數控等單位發起成立的廣州工業機器人制造和應用產業聯盟,助推了全區智能裝備產業的協同創新。
該區還規劃建設了378.5公頃的黃埔智能裝備產業園,重點打造中新廣州知識城、云埔工業園和黃埔機械谷三大核心組團。
“黃金政策”+“黃金服務”
新年伊始,新黃埔即全面吹響了振興實體經濟、進軍先進制造業的號角,全區基礎設施建設和城市管理大會、招商引資大會、企業家大會、產業項目集中簽約動工現場會等重大活動輪番上演、好戲連臺。2月16日,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又正式發布扶持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總部經濟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4個產業政策,每個政策10條內容,www.twshmhelmet.com,著重引進“高大上”、培育“高精尖”、鼓勵“大增量”,新增財政預算22億元,推動先進制造業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此舉被企業家們親切地稱為4個“黃金10條”,瞬間引爆“朋友圈”。
專家表示,此次出臺的4個“黃金10條”政策,特別是先進制造業10條,充分體現了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大力推動實體經濟振興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用心。比如,對于成功轉型升級的制造業項目,庫卡機器人,最高給予1.5億元的獎勵。對先進制造業落戶獎勵金提高到1000萬元。鼓勵區內先進制造業企業互相采購、促進企業聯動發展,每家企業全年補貼最高不超過200萬元。加大對新引進企業的支持,對落戶本區的企業按產業門類、實繳注冊資本分梯次最高給予1500萬元進門大“紅包”。對辦法實施后2017年內新注冊的、符合條件的先進制造業,3年內按照地方經濟貢獻的100%獎勵。
對于企業而言,國際化法制化的營商環境,有時比“真金白銀”更有吸引力。鑒于此,黃埔區、廣州開發區在全省首創企業建設和服務局,最早在全省成立了行政審批局,確保企業從取得土地到動工建設的審批時限僅為60個工作日,企業報批所需材料減少近半。該區還先行建設一批甲級、地標級高檔寫字樓,讓科技企業、總部辦公企業“拎包入駐”。
2月22日,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新一輪招商引資大會召開,分眾傳媒董事局主席江南春、京東集團首席執行官劉強東、雪松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張勁等15人獲聘該區產業發展顧問,無不顯示“風口”風力強勁。23日,該區又召開全區企業家大會,400多名企業大咖云集,共商發展大計。28日,全區產業項目集中簽約動工現場會盛大舉行,選資引資超過500億。黃埔區區長、廣州開發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陳小華表示,產業基礎、科技優勢、政策優勢、人才優勢、服務優勢,就是新黃埔打造智能裝備產業的主抓手和“話語權”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