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關于超級人工智能(super-smartartificialintelligence)的話題一直層出不窮,但近期一位我們眾所周知的人工智能專家則表示,人類有更迫在眉睫的問題需要解決。他就是Coursera聯合創始人、百度前首席科學家吳恩達(AndrewNg)。
在近日《哈佛商業評論》的一次會議上,AndrewNg和觀眾分享,KUKA機器人維修,比起那些關于人工智能取代人的恐慌,我們更應該擔心的是機器學習帶來的工作機會的流失。
作為一名身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從業者,我開發和推出了很多款的人工智能產品,但沒有發現一條人工智能在智力方面會超過人的可行之路。AndrewNg說。我認為,反倒工作崗位流失會是個大問題,我希望我們能對這一問題的解決引起重視,庫卡機器人驅動器維修,而不是成天沉醉在那些在科幻作品中才可能出現的場景。
AndrewNg曾參與過包括谷歌大腦團隊在內的多個知名人工智能項目。雖然ElonMusk和StephenHawking等科技大佬曾多次提出過人工智能將超過人類的擔心,Ng則認為這種情況在不遠的將來是不會出現的。
并不是說人工智能超過人是不可能的,只是眼下還有更其他更迫切的問題。
我私下曾與許多學術界的人工智能專家和開發人工智能產品的產業界朋友們交流過,他們都覺得一款新的人工智能產品的出現在一家公司就可能消滅數以萬計個工作崗位,那么在多家公司就會更多。Ng說道,但有趣的是,那些工作崗位可能會被人工智能所取代的人們,他們并不理解什么是人工智能,更別談獲得理解人工智能所需要的培訓,因此他們還意識不到自己的工作將被人工智能所替代的危機。
Andrew說,雖然科技和人工智能對于創造財富來說是件好事,但要在此之上創建一個公平的社會,人類還是任重而道遠。因此,他大力呼吁社會要提供更多的教育機會,特別是對于工作崗位面臨人工智能威脅的人群。
我認為現在是要重建教育系統的時候了,或者至少要給現有的教育系統增加一些新的元素,使工作崗位被取代的人,有機會獲得找到新工作所需要的培訓。
這并不意味著Andrew希望人人都學會寫代碼,KUKA機器人示教器維修,但他以前也確實表示過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可以自己寫軟件。他表示,未來的夫妻小作坊店最好都能對使用的技術進行個性化定制,來更好地滿足自己的需求。
但Andrew也指出,解決人工智能危機工作崗位這一癥結的良藥并非是讓人人都成為能實施人工智能項目的軟件開發者。在他看來,一種解決方案是幫助這些人找到適合他們的工作。
如果自動化導致焊接工作的消失,一些電焊工就能成為風力渦輪機的技師嗎?當然不會。提供一個普遍的基本收入,讓每個人有一筆數額的資金來給自己充電,這是幫助解決縮小科技貧富差距的建議之一。Andrew也基本認同這個想法,但他說這樣并不意味著要無條件的給人錢。
我認為工作中的尊嚴感很重要,基本收入的某一方面其實是和工作的自我價值實現背道而馳的。Andrew更希望的是建立一個基本的收入計劃來支持人們的學習,從而幫助他們找到有意義的工作。
但這條道路也是曲折的。其中一個關鍵問題就是,有些人可能不想接受再培訓了一個經驗豐富的電焊工老炮兒可能很難一時放下曾經的光環,重新去學習去轉變一個新角色,這更多的會是情感上的挑戰。Andrew類比道,這和我們平時遇到的問題是一樣的,為了尋求更大的價值,曾經我是個搞Basic的程序員,現在還要再去學習Pyth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