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飛拓人工智能報告:AI賦能智能安防大時代到來
在經歷新一輪試水之后,安防企業們紛紛淺嘗到人工智能帶來的無限廣闊的市場,AI成為繼高清化、網絡化后的新一輪巨大的變革,吸引安防企業們爭先引領或追逐AI+安防的大潮流。經過兩年試水期的智能安防,參與者的隊伍不斷壯大、產業格局不斷擴大,由此產生了新的生態圈、模式、競爭。在人工智能的作用下,安防智能化走的如何?處于怎樣的狀態?未來又將面臨怎樣的發展趨勢?在全球人工智能產業全面爆發的基礎下,中國的人工智能產業和安防產業的優劣勢有哪些?本文將從現狀、趨勢等方面為大家全面解析,以饗讀者。
什么是人工智能?
自1956年達特茅斯會議誕生人工智能一詞以來,距今已有60年,庫卡機器人,業界對人工智能依然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具體人工智能是研究、開發用于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經過超過半個世紀的發展,人工智能已經渡過了簡單地模擬人類智能的階段,發展為研究人類智能活動的規律,構建具有一定智能的人工系統或硬件,以使其能夠進行需要人的智力才能進行的工作,并對人類智能進行拓展的邊緣學科。涉及到信息論、控制論、計算機科學、自動化、仿生學、生物學、心理學、數理邏輯和哲學等自然和社會科學。
人工智能發展現狀
全球人工智能發展前景廣闊
根據風投調研機構CBinsights統計的數據,截至2016年12月20日,www.twshmhelmet.com,全球人工智能領域融資事件數已達635宗,預計2016全年將達655宗,總融資額將達5.1億美元。互聯網的發展給全球互聯網科技企業帶來了豐厚的營收,而基礎研究的進步使得人工智能的商業化得到了很好的支撐,眾多創業公司涌現,人工智能的廣闊應用前景是對資本的最大吸引力。另一方面,隨著資本參與度的提高,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勢能也得到了很好的積累。
數據來源:iiMediaResearch
全球人工智能企業數量集中分布在美國、中國、英國等少數國家,三國企業數量占總數的65.73%。在烏鎮智庫聯合網易科技發布的《烏鎮指數:全球人工智能發展報告2016》中,我們可以看到美國人工智能企業總數為2905家,全球第一。僅加州的舊金山/灣區、大洛杉磯地區兩地的企業數量即達到1155家,占全球的19.13%。中國人工智能企業數量雖不及美國,北上深三城占全球總數的7.4%,但在東亞地區位列前三,在全球范圍內分列第3、第6、第8位。
產業界,谷歌、微軟、IBM、Facebook等企業憑借自身優勢,積極布局整個人工智能領域。各大企業通過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招募高端人才、建實驗室等新方式加快關鍵技術研發;同時,通過收購等方式吸收人工智能優秀中小企業來提升整體競爭力;此外,各大企業還積極開放、開源技術平臺,構建圍繞自有體系的生態環境,力圖掌握新時代的主動權,打造各自的生態圈,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
中國人工智能正處于爆發期
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起步雖然晚,在產業布局等方面還處于初期,但隨著技術、資金、市場、人才等多方面因素全線發展,中國人工智能實力已經名列前茅。據iiMediaResearch數據顯示,庫卡機器人驅動器維修,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2016年已突破100億,以43.3%的增長率達到了100.60億元,預計2017年增長率將提高至51.2%,產業規模達到152.10億元,并于2019年增長至344.30億元。
數據來源:iiMediaResearch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2016年,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共開展投融資284次,投融資總額達26億美元,成為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第二大吸金地。2017年1-7月我國人工智能行業共發生181起融資事件,其中7月份發生46起,為今年融資次數最多的一個月。從融資金額來看,2017年1-7月,達到億元級的融資項目有37次,其中10億元以上的項目有3次,最高金額達2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