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智慧城市+金融,可以怎么玩?
城市人口密集早已不是秘密。
1900年,世界上只有14%的人居住在城市,但到了2008年,世界上有一半人口居住在城市地區,而且這一數字還在繼續增長。
2016年,全球有512個城市的居民超過了100萬。而在2016全國主要城市人口密度排行榜上,深圳位列榜首。其人口密度達到5689.45人/Km2,也就是說平均每平方米要提供給175.7個人。
人口擁擠、交通堵塞、治安問題等等,到底城市如何變得更美好?智慧城市已經在努力。近日,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AI教授LaurentElGhaoui在深圳的一場大會上發表演講,關注人工智能在智慧城市的發展中起到的巨大作用。
人工智能怎么給城市賦能?
比如,紐約司機目前平均每年花107個小時尋找停車位,有家叫VIMOC的公司就使用人工智能技術,幫助城市更好停車。他們在大型停車場安裝車輛視覺檢測系統,實時停車數據都開放,www.twshmhelmet.com,讓司機更好停車。
此外,這家公司還對巴士,汽車,自行車和行人等各種形式的交通工具進行視覺檢測和分類,確保稀缺的道路空間得到最有效的管理。兩個字治堵。
國內也有不少企業在針對智慧城市做文章,比如平安科技--平安集團旗下的子公司。從深圳成長起來的中國平安集團,近年來一直致力于從資本驅動型公司向資本+科技驅動型公司轉型,平安科技正是平安集團科技+金融雙驅動的戰略布局中最重要一環。
12月7日-8日,平安科技牽頭在深圳舉辦了首屆平安集團SMART科技大會。大會一共邀請全球100多位IT領袖以及超過3000位一線科技研發人員,對人工智能、區塊鏈、云、大數據等新尖技術進行深入探討。
大會議程分為九個部分,分別從智慧城市、醫療健康、無限AI、智造云巔、網絡安全、金融科技、智能數據、研發創新以及智享運維。
五大核心技術推動城市智慧云
平安科技CEO陳立明在題為強AI者為王的演講中,進一步闡述了平安科技在人工智能,平安集團云平臺,大數據,人臉識別等新技術領域的藍圖。陳立明指出,在人工智能時代,金融機構只有從場景出發,綜合運用多種AI技術,并為用戶提供集成解決方案的強人工智能,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
隨后,平安科技COO胡瑋發表了題為科技為城市賦能的演講。他指出,平安集團有著將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城市現代化深度融合的目標,而平安科技將要運用五大核心技術:生物識別、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云,推動建設智慧、智理、智效的智慧城市云。
事實上,就在幾天前開幕的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庫卡機器人何服電機維修,智慧城市云解決方案已經亮相。此方案一舉涵蓋了與民生息息相關的政務、財政、安防、醫療、教育、房產、環保、生活等八個關鍵領域。平安將其在泛金融行業中的行業優勢、專家優勢、數據優勢與核心技術有效結合,為未來智慧城市創立了全新標準。
在這次會議上,除了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AI教授LaurentElGhaoui之外,被譽為硅谷布道師的PieroScaruffi的發言也尤為引人矚目,他過去以一本《硅谷百年史》被大眾所熟知。
在BeyondtheSelf-AwareCity超越智能城市的主題演講中,PieroScaruffi著重探討了人工智能在未來城市發展的重大潛能。他提出,智慧城市能給一個城市帶來靈感,能給市民有動力去創造。
從城市到個人AI用于日常
事實上,城市更美好,居住在城市里的個人才是真正的受益者。想一下,人臉微表情就能進行銀行卡綁定,或者進行車輛理賠是不是很酷?
在今年7月的中國平安開放日上,平安集團首次全面展示了其先進的人臉識別技術、聲紋識別技術、預測AI技術、決策AI技術以及區塊鏈技術,得到了業界的一致好評與稱贊。
9月20日,平安集團成功舉辦了簡單生活大會。在大會上,平安進一步展示了如何利用平安人臉識別、云計算、大數據等創新科技手段,將AI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等前沿技術。
比如,平安科技的人臉識別技術已經應用在了200多個不同場景,總計進行3億人次識別,在LFW測試中準確率達到了99.8%。
除了人臉識別、聲紋識別技術,平安還將在認知技術的基礎上,通過AI進行預測和決策。比如對流感的風險預警和趨勢預測,機器人維修,或者是利用人臉微表情進行金融信貸審核及銀行卡綁定、大額交易驗證,甚至在社保醫療、車險理賠等領域有著安全且便捷的表現。
本次SMART科技大會中,一次性還展出了50多項高新技術產品。這些黑科技產品覆蓋了科技云、醫療健康、人工智能、人臉識別、金融保險、生物科技、大數據等前沿領域,均來源于平安科技多年扎根于科技創新的精耕細作。
從跟跑到領跑
讓科技引領金融,已不是科技界與金融界的一句目標。放眼全球,隨著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算法的不斷完善與推進,到日益普遍的云計算與云存儲,再到大數據時代下的廣闊數據來源,以及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與應用,越來越多的前沿技術正深刻影響金融界的格局。
從華爾街到硅谷,從美國到中國,基于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的金融產品在各個細分領域越來越普遍。比特幣、以太坊、IOTA等區塊鏈的應用更是給金融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
中國平安集團,也早已致力于從資本驅動型公司向資本+科技驅動型公司轉型。伴隨著平安集團的戰略升級,平安科技已從當初的支持部門發展成為集團的高科技內核。
就在上個月,平安2017年第二次科技開放日上,平安集團領導人第一次詳細闡明了平安金融+科技雙驅動的戰略布局。這標志著平安集團AI技術的成熟,以及AI技術對應用場景的迅速發展,展現了平安集團堪比一流科技公司的科技實力與爆發力。
可以說,作為平安集團科技轉型的核心發動機,平安科技深厚的自主研發實力,已經讓其站在了價值鏈的頂端。由最開始的跟隨者,成為了引領者。
目前,平安科技開發的眾多AI創新服務產品,已逐步推廣到每一位平安用戶的生活之中。平安集團已有4.03億的互聯網用戶、1.43億金融用戶、18項前沿新技術,開發運營了40多款APP。
無論是醫、食、住、行還是娛樂與理財,平安科技的技術創新及其快捷的服務,平安希望讓用戶輕松享受令人舒心的智能化服務和便捷化體驗。而這場2017年末的科技盛會,不僅分享了來自全球各地的先進科技,更向外界展示了平安集團向金融+科技雙輪驅動轉型的堅定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