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當前已進入發展的第二個階段
芯片研發很重要的一點是有量的支撐,華為公司手機的量支持了華為公司的手機芯片。在19日舉行的2018上海科創企業大會上,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華為云生態CTO蔣國文道出了華為芯片發展的奧秘。
蔣國文認為,人工智能當前已進入發展的第二個階段,是行業賦能、行業實踐的階段。談及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的優勢,KUKA機器人示教器維修,他提出三點:
一是中國有數據的優勢。中國互聯網和物聯網的發展在全世界領先,KUKA機器人示教器維修,在數據方面有很大的積累優勢。
二是應用場景的優勢。中國的人口紅利還在,人口的消費能力、服務能力非常大,在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城市等領域有很豐富的實踐場景,很多小的國家、小的廠家沒有這樣的鍛煉機會。
三是產業鏈的完整性。中國在人工智能的框架、算法方面,以及人臉識別、語音識別等領域方面均有所突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鏈的完整性和配套都是很大的優勢。
優必選副總裁張鉅同樣認為,豐富的應用場景是中國發展人工智能的最大優勢。人工智能產業不能飄在天上,一定要接地氣,把落地問題做好了,中國的人工智能能到達到最頂尖。同時,他認為中國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優勢還包括:擁有頂尖AI人才的優勢、成熟生態系統的優勢、政府支持和資金支持的優勢。
上海科技創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項亦男則表示,在新興賽道,特別是人工智能、5G、物聯網、智能汽車等方面,中國與國際先進相比,產品差距相對較小,借助豐富的應用場景,有機會獲得先發優勢。在人工智能落地場景方面,智能安防將有機會快速取得商業突破。5G方面,商用基帶芯片、射頻芯片與性能優異的化合物半導體(砷化鎵、氮化鎵)將迎來爆發增長。
談及對于人工智能產業的投資,蔣國文提出應分層來看,從投芯片的維度來講,大家看到的不應只是技術,還要量的支撐。我想提醒大家一點,芯片的研發很重要的一點是應用,庫卡機器人何服電機維修,只有使用的量足夠大才能支撐芯片的開發。也就是說,除了技術門檻、資金門檻外,還要有量的支撐。
華為公司的芯片發展已經做了20多年,實際上我們最早做的是視頻的芯片,這方面有會議系統、視頻系統作支撐。我們做手機芯片也有10多年,華為公司手機的量支持了華為公司的手機芯片。我們現在做云端,包括邊緣的人工智能芯片,實際上也有量的支撐。我們在企業業務、消費者業務方面,本身就有大量的芯片消耗,通過云端也有大量的芯片消耗。蔣國文介紹道。
而從投平臺的維度來看,蔣國文認為應關注平臺的創新。原有的平臺都是基于開源,各家有各家的特點,但實際上這個領域很難變現,變現通道特別少。在AI賦能產業的時候,更多的機會在產業。AI一定是‘數據+行業經驗+行業應用場景’,才能最終落地成行業的解決方案。從投資角度來講,更多的是行業的門檻,除了少量公司帶來基礎技術、核心技術的創新,大量的技術在于行業的落地,主要看能不能找到很多的行業用戶來沉淀自己的技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