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利好頻出科大訊飛等5公司股價創年內新高
本周以來,人工智能板塊強勢崛起,期間累計漲幅達到7.89%,實現三連陽。僅從昨日市場表現來看,人工智能板塊大漲2.8%位居漲幅榜前列,41只成份股逆市上漲,占板塊內可交易個股總數的比例為89.13%。
具體來看,昨日,除次新股中科信息漲停外,浙大網新也以漲停價報收,庫卡機器人驅動器維修,中科創達(8.29%)、賽為智能(6.00%)、同花順(5.97%)、科大訊飛(5.81%)、佳都科技(5.80%)、東軟集團(5.30%)等個股漲幅也均在5%以上。值得一提的是,科大訊飛、神思電子、四維圖新、東方國信、思創醫惠等5只人工智能概念股昨日盤中股價均創出年內新高,而上述5只個股均為中小創類股。
資金流向方面,昨日,38只人工智能概念股呈現大單資金凈流入態勢,合計大單資金凈流入18.26億元,其中,21只個股大單資金凈流入超1000萬元,海康威視(36890.76萬元)、恒生電子(18058.84萬元)、浙大網新(17506.15萬元)、同花順(15193.20萬元)、中科創達(13522.76萬元)、東軟集團(12921.60萬元)等6只個股大單資金凈流入均超1億元,而上述6只個股昨日合計大單資金凈流入就達11.41億元。
人工智能是目前國家重點發展的領域之一,作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將進一步釋放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積蓄的巨大能量。
事實上,支持人工智能產業的各項政策也已密集出臺。日前,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指導思想、戰略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部署構筑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的先發優勢,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
業內人士普遍表示,在政策助推產業發展趨勢下,人工智能行業應用空間廣,市場規模具有足夠想象空間。
此外,近期,有消息稱,工業機器人維修,BAT等互聯網巨頭們紛紛入駐雄安新區布局人工智能等科技前沿產業,引發外界無限遐想。雖然截至記者發稿時,阿里、騰訊、360等相關公司,均未作出明確信息披露,但是可以預見的是人工智能領域對于資本的吸引力日漸提升,在財政資金、政府投資基金、社會資本的支持下,人工智能有望進入高速發展期。
而在市場目光聚焦人工智能的同時,人工智能相關上市公司2017年中報業績也有望大面積飄紅。統計顯示,截至昨日,已有11家人工智能領域上市公司披露中報業績,其中,8家公司中報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占72.73%。此外,還有31家公司披露了中報業績預告,業績預喜公司達到23家,占比74.19%,其中,浙大網新、梅泰諾、京山輕機、紫光股份、漢王科技、深大通、賽為智能等公司均有望實現中報凈利潤同比翻番。
分析人士指出,政策發力、資本支持、業績飄紅等三大強力助推器有望開啟人工智能階段性行情,內生成長優秀的超跌科技藍籌股有望回歸。
隨著前期熱點逐步退潮,優質成長股高性價比已開始顯現,工業機器人維修,東吳證券認為,優質成長股逐步進入戰略配置階段。而這一觀點從目前已披露的國家隊重倉股就可見一斑,截至昨日,包括神思電子、三豐智能、昆侖萬維、科大訊飛、機器人、海康威視、東軟載波、東方通、川大智勝等在內的9只人工智能概念股均出現在國家隊重倉股名單中,上述9只個股均為中小創類股,中報業績普遍較好,成長性備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