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里有機器人嗎?如果突然旁邊有人問你,你該如何回答?或許有些人會拿自己家中的掃地機器人或者擦玻璃機器人來印證,機器人已經走進了我們的家庭生活當中,但是絕大多數的人對于家用機器人的認知依然比較迷茫的階段。興許在多數人的心目中,家用機器人應該同電影《澳門風云》中的“傻強”一樣,可以進行模仿人類思考方式的對話,也可以為主人提供各種各樣的家庭服務,當然還可以充當人類的保鏢,但其實這不過是偏理想化的電影角色而已。
但在前不久的AWE2017上,家用機器人就再次成功亮相,譬如庫卡機器人。當然,目前庫卡已經歸屬于美的集團,此外在離庫卡機器人不遠的展廳,九陽的智能炒菜機器人也進行了炒菜表演,讓大家見識到了家用機器人的神奇之處。不過,雖然當前不少國內企業將家用機器人,尤其是服務類智能機器人作為家電行業變革的推動者。但據業內人士分析,其實,當前我國家電企業在家用機器人領域中的涉足并不深,而如何開發出真正實用的家用機器人,則成為了當前在國內家電企業面前一道難以逾越的溝壑。
國內家用機器人仍存在硬傷
早在“人工智能”一詞大火之前,其實清潔類機器人早就出現了。據網上報道,在2000年,國內第一臺清洗機器人就在北京的國貿大廈正式開工。在這之后,隨著掃地機器人、擦玻璃機器人逐漸成為市場熱潮,家用機器人的高潮也席卷而來。但清潔機器人畢竟不是智能機器人,相比而言,智能機器人的發展空間更大,但是其所暴露出來的問題也充斥著當前家用機器人市場。
核心技術不足
首先我國家電企業在進軍機器人領域的過程中,無論是通過并購的方式還是選擇自主研發,機器人維修,最終都無法繞開核心技術這個門檻。此外從當前的產業發展情況來看,機器人的大部分關鍵技術依舊還是掌握在外國巨頭的手中。
據廣州機械院工程師、廣州工業機器人制造和應用產業聯盟副秘書長周朝森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工業機器人的關鍵零部件包括三個,分別是減速器、電機、控制器。其中高端減速機部件全部被國外品牌壟斷,國內企業做出來的性能、穩定性都與國外的有差距,而電機和控制器的技術雖然較成熟,但是跟國外比也有差距。
當然國內也有一些智能機器人企業已經掌握了一些核心技術,譬如曾多次亮相央視的優必選科技機器人,其已經掌握了人形機器人的伺服舵機核心技術,就該技術上,優必選已經成為了國際一流的人形機器人企業。但是當前我國智能機器人產業畢竟正處于剛剛起步階段,從大環境來看,依然需要更多的創新型企業涌入,才可能對整體市場水平進行拉升。
產品性價比太低
此外國內家用機器人在性價比上依然缺乏足夠的吸引力。為什么國產手機在全球市場具有這么大的影響力,同其高性價比脫離不開關系。但是國內家用機器人的水平確實難以令人滿意。
從這屆AWE展會上,也能看出當前服務機器人品種不夠豐富,性價比有待提升。據了解,在展會現場也有幾家企業展示了自己的掃地機器人產品,但是價格卻多在3000元左右。此外,還有一些擦窗機器人。不過,無論是掃地機器人還是擦窗機器人,其實真正進入家庭的并不多。
據某產業觀察人士表示,這些服務機器人的價格普遍比較高,花幾千元買個掃地的設備,一些家庭可能認為并不劃算;另一方面,這些機器人的清理效果也有待提高。當然,這位專業人士還認為,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前景是值得肯定的,但在發展的過程中,還需要克服不少困難。
其實從當前市面上的產品來看,即使是小米出品的掃地機器人,價格都在1500元以上。以性價比著稱的小米都是如此,其他產品就可想而知了。況且實際清掃效果,www.twshmhelmet.com,也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既然光是簡單的清潔機器人都表現一般,想必智能機器人的性價比更是令人擔憂,所以如何打造更適合家庭使用的服務類智能機器人,同時保證相當的性價比才是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家用機器人市場的突破口在哪里?
圖靈機器人CEO俞志晨曾指出,當前人工智能機器人分為三個層次:操作層、感知層和認知層。“智能機器人一定是機器人載體加人工智能。”而樂搏資本創始人楊寧也認為,下一個風口是智能思維和智能產業,“智能思維的核心是運算能力,即把運算能力植入到原來沒有運算能力的地方。”
不難看出,人工智能才是機器人未來的突破口。而在當前國內智能家用機器人領域,尚未出現足以改變市場需求的消費級產品。但是有關智能機器人的一些相關技術,某些企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譬如某業內人士曾指出,中國機器人產業領域在語音、語義識別方面的優勢十分明顯,國內像科大訊飛、云之聲、百度等一批優秀企業都有上佳的表現。
尤其是互聯網巨頭,近來年,以BAT為中心的互聯網企業,都看中了機器人產業的廣闊前景,我國就提出“中國制造2025”戰略,明確提出數控機床和機器人是其中十大領域之一。而當前智能家居市場也即將迎來井噴時期,屆時家用服務類機器人的場景多樣化將會進一步普及,而針對能否成為智能家居中的一員,家用機器人依然存在著廣闊的前景。
根據專家分析,在從IT向DT轉變的過程中,機器人產業有望在醫療、公共服務、研究和智能家庭等方面成為催化科技突破的關鍵領域。其中智能家庭市場亦是眾多創業公司所看中的領域,在這個領域國內也有相關的“獨角獸”企業,譬如上面提到的優必選科技。
優必選科技不僅在人形機器人領域取得了巨大突破,庫卡機器人驅動器維修,更是在與科大訊飛的合作下,具備了智能語音識別領域中的優勢,接下來,優必選看中的正是當前較為熱門的教育市場,計劃將進一步布局機器人教育市場。因此,多領域相互結合,構建智能機器人生態圈,或許才是服務類機器人在未來的主要出路。
對此,來自北京郵電大學人機交互與認知工程實驗室的劉偉教授也曾表示,“未來的機器人一定不僅僅有智能,還應該具有智慧,即有感知、有情感依托云計算和大數據;未來的機器人將變得更加聰明,甚至可能具備‘人’的感知、思維和智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