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器人》:一部中國機器人的成長史和科學精神的沉淀史
剛剛在京落幕的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上,中國電子學會發布的報告顯示,庫卡機器人驅動器維修,中國機器人市場正呈現爆發性增長,今年市場預計規模62.8億美元,2012年至2017年年均增速28%。去年,中國的機器人出貨量約達9萬臺,竄升27%,創下單一國家紀錄新高,接近全球總量三分之一,我國機器人產業規模首次突破50億美元,KUKA機器人維修,預計2017年將達到62.8億美元,連續五年成為全球第一大應用市場。
中國機器人是如何崛起的?以國內機器人領軍企業之一新松機器人為藍本,遼寧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機器人》是國內第一部記錄中國機器人研發歷程的長篇報告文學。該書以一系列生動豐富的細節,詳細記錄了中國機器人行業發展的歷史進程及最新研究成果,展示了以蔣新松、王天然、曲道奎為代表的中國幾代科技工作者不斷超越自我,前赴后繼致力于機器人研發的創新精神、拼搏精神與獻身精神。中國作協副主席何建明評價,《中國機器人》既是一部中國機器人的成長史,也是一部中國高科技發展史、一部科學精神的沉淀史。
以機器人為標志的工業4.0時代已經到來,工業機器人維修,《中國機器人》將中國研發機器人的歷史放在了世界智能機器人歷史的坐標和背景上進行書寫。該書兩位作者王鴻鵬、馬娜走訪了大量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同時深入企業與一線科技工作者交流、跟蹤采訪,掌握了大量一手素材。轉變思路,對一個人、一家企業和一個區域來說,都可謂價值連城,這往往意味著更廣闊的市場和更優質的產品,王洪鵬說,正是經歷了這種轉變,讓自己對機器人領域由單純的好奇,轉為對幾代科技人奉獻精神的敬佩,這也是寫作《中國機器人》的基礎。
遼寧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梁啟東認為,這部作品除了完整展現幾代科技人勵精圖治、拼搏獻身的感人精神之外,通過梳理新松機器人的成長史,對東北乃至遼寧經濟發展有著借鑒作用在傳統產業衰退之際,通過培育新的技術開拓更廣闊的市場,東北在機器人、光伏產業、智能機床等領域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