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2018:“AI+場景應用”將成主流趨勢
被譽為全球消費類電子產品發展風向標的2018CES,于當地時間2018年1月9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正式拉開帷幕。無論是從會前的宣傳預告,還是開幕當天的各種最新報道,我們都能深刻感受到,人工智能+場景應用儼然已成為未來發展的主流趨勢。
當前,人工智能非常火熱,各種AI+產品不斷涌現,但更多的還是在專業領域的一些應用,真正面向普通大眾消費者的所謂人工智能產品并不多。現在我們所談的人工智能,對于大部分普通消費者來說,還僅僅是一個相對虛無縹緲的概念。
正如很多業內人士所認同的那樣,人工智能本身并不是一個產品,不是單純靠人工智能就能獲得利益,必須要與自己的業務和場景相結合,才能發揮它的價值,核心算法只是其中的一個模塊而已。無論是往前端走,還是往后端走,還是需要很多不同類型的人,才可以做出一個產品。并將這個產品應用到現實生活場景中去,解決實際問題,才有價值。
在本屆CES上,全球各大科技巨頭都紛紛發布了各種基于場景的產品或解決方案。如三星電子發布了智能物聯網體驗的愿景與戰略,展示了三星在家居、辦公和移動等場景的全新產品。三星高層還表示,三星一直致力于加速讓物聯網惠及全民,2020年以前,三星所有連接設備都將實現智能化。
AI+智能家居
據報道,海爾在去年CES上展出的全球首個智慧家庭系統UHomeOS及應用場景之后,今年海爾再次升級,展出全新一站式智慧家庭解決方案,分別展示了智慧客廳、智慧洗衣房、智慧廚房、智慧浴室等一系列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實際應用場景。
海爾表示,在萬物互聯的時代,KUKA機器人維修,只有將一個個智能家居產品連接起來,并滲透到我們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場景之中,解決一個個日常生活問題,才能讓用戶真正體驗到智能家居生活的便利。
另外,作為智能家居最自然的交互控制中心,亞馬遜的Echo、谷歌的Home、京東和科大訊飛的叮咚音箱、百度的ravenH、騰訊叮當音箱都一一亮相ces。當然,還有更多搭載了AI語音助手的智能設備,如智能電視、智能冰箱、智能空調等豐富的智能家居產品。
如今,智能電視已經非常普及,而人工智能技術與電視的融合前景也被業內普遍看好,工業機器人維修,創維、TCL、海信、長虹等主力電視商均將人工智能作為戰略重點并推出相應產品。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成熟,語音識別、語義識別、聲紋識別、自主學習等新技術和應用在電視、空調、冰箱等產品上投入使用,都為智能家電產業開辟出一個嶄新的市場。
AI+自動駕駛
當前,無人駕駛汽車技術令人興奮,備受追捧。經過這幾年的積累與沉淀,自動駕駛技術已經取得了飛速發展。無論是包括百度無人車、小鵬汽車、蔚來汽車、拜騰、威馬等新興中國廠商,還是奔馳、本田、日產、現代、克萊斯勒、寶馬、福特、豐田等傳統汽車制造巨頭,都紛紛在CES上發布并展示了自己無人駕駛技術。
如百度Apollo全線產品將首次集體亮相CES,并面向海外開發者和合作伙伴展現Apollo產品化、量產化成果。同時,宣布免費向全球用戶開放Apollo無人駕駛入門課程,面向對無人駕駛感興趣的零基礎學員,完全免費,旨在傳授無人駕駛技術并教會他們運用Apollo開源系統。
AI+智能交通
如今城市的快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城市交通難題,本屆CES不少企業也將目光瞄準了城市交通等難題。如博世推出了全新的互聯交通服務以及自動泊車等多種解決方案。當汽車在城市中行駛時,汽車能夠自動識別汽車與周圍物體的距離,幫助車主找到適合的停車場。
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將有約2.5億輛互聯汽車。隨著互聯汽車數量的增長,新興數字化服務需求也將隨之增加。博世的互聯概念車呈現了未來交通的藍圖。汽車將始終保持聯網狀態,并與周圍的環境以及車主的智能家居互聯互通。
我們都知道,人工智能產業主要由底層可應用技術、計算資源、基礎數據服務,以及企業、消費者應用組成。人工智能的發展路徑仍然是從底層可應用技術的成熟開始,再到商業化計算資源、數據服務等基礎設施的完善,最后形成企業和消費者應用的繁榮。
縱觀2017年,谷歌、亞馬遜、科大訊飛、小米、百度、騰訊等一批公司將智能音箱做成了布局人工智能的入口級產品。然而,進入2018年,在人工智能技術+場景應用的助推之下,可能會迎來大量新產品的誕生。
根據IDC的報告預測,到2020人工智能在產業的滲透率,KUKA機器人維修,智能家居將占比27%、智能車載占比51%、手機與可穿戴將占比68%。對于技術驅動發展起來的人工智能,我們相信,未來那些能結合特定場景進行產業化落地的應用和方向,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安防等領域將擁有廣闊的市場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