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發布十大最具成長性技術
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共同主辦,KUKA機器人維修,中國電子學會、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承辦的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27日在北京閉幕。閉幕式上世界機器人專家委員會正式發布了《機器人領域十大最具成長性技術展望(2017-2018年)》。
1、柔性機器人技術
柔性機器人技術是指采用柔韌性材料進行機器人的研發、設計和制造,一般采用記憶合金、氣體驅動等控制方式。柔性材料具有能夠在大范圍內任意改變自身形狀的特點,使在管道故障檢查、醫療診斷、偵查探測等領域具有廣泛前景。
2、液態金屬控制技術
液態金屬控制技術是指通過控制驅動電磁場外部環境,機器人維修,對液態金屬材料進行外觀特征、運動狀態的準確控制的一種技術。應用液態金屬控制技術的機器人能夠根據工作環境的需要實時改變自身外觀特性,可以應用于智能制造、災后救援等領域。
3、電信號肌肉控制技術
電信號肌肉控制技術是指利用人類上肢表面肌電信號來控制機械臂的技術,顯著增強了人機交互的自然性和主動性,在遠程控制、醫療康復等領域有著較為廣闊的應用。
4、敏感觸覺技術
敏感觸覺技術是指采用基于電學和微粒子觸覺技術的新型觸覺傳感器,使機器人擁有類似人類皮膚的敏感觸覺,能夠讓機器人對物體的外形、質地和硬度更加敏感,最終勝任醫療、勘探等一系列復雜工作。
5、會話式智能交互技術
會話式智能交互技術是指結合語音喚醒、遠場語音識別、語音合成和深度語義理解技術,讓人-機能夠實現人-人的自然的會話式交互方式,機器人不僅僅能理解用戶的問題并給出精準回答,還能在信息不全的情況下主動引導完成會話,甚至可以主動發起會話和進行智能推薦。
6、情緒識別技術
情緒識別技術是指通過融合人類面部表情、語音特征、眼動狀態和肢體識別等多類別狀態特征,并且通過感知技術綜合判斷,實現對人類情緒甚至是心理活動的有效識別,使機器人獲得類似人類的觀察、理解、反應和表達各種情感的能力。在機器人輔助醫療康復、刑偵鑒別等領域具有較為廣闊的應用前景。
7、腦機接口技術
腦機接口技術是指通過對神經系統電活動和特征信號的收集、識別及轉化,使人腦發出的指令能夠直接傳遞給指定的機器終端,在人與機器人的交流溝通領域有著重大創新意義和使用價值,促使人對機器人的控制和操作更為高效便捷,將應用于助殘康復、災害救援、娛樂體驗多個領域。
8、自動駕駛技術
自動駕駛技術是指通過深度學習、機器視覺、人機交互等多種技術融合,實現汽車、飛機、船舶等多類交通運輸工具的自動駕駛。深度應用自動駕駛技術,為人類提供自動化、智能化的裝載和運輸工具,并延伸到道路狀況測試、國防軍事安全等領域,是機器人在下一階段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
9、虛擬現實控制機器人技術
虛擬現實控制機器人技術是指基于多傳感器、多媒體和虛擬現實技術,實現操作者對機器人的虛擬遙控操作的技術,www.twshmhelmet.com,在維修檢測、娛樂體驗、現場救援、軍事偵察等領域具有應用價值。
10、機器人云服務技術
機器人云服務技術指機器人本身作為執行終端,通過云端進行存儲與計算,即時響應需求和實現功能,突破單機模式限制,有效實現數據互通與知識共享,為用戶提供了無限擴展、按需使用的新型機器人服務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