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投資人的AI投資邏輯是什么?那些項目最受青睞?
很久就想談論這個話題,到底什么AI項目最受投資人的青睞?當然是賺錢的項目,問題是現在的人工智能領域,工業機器人維修,真正賺錢的項目還屈指可數。也就是說AI還處在燒錢的階段,風險極大,最近好幾家機構聊到這個話題,因此今天跟大家探討下。
1、任何投資誰都保證不了,自己的錢能一定收得回來。盡管現在很多成功的投資人天天出席各種活動分享投資理念,但可以肯定的跟你說,庫卡機器人,他們也是誤打誤撞成為大佬的。當然這并不意味著你也可以誤打誤撞,因為你窮。
2、人工智能的項目,考量的是投資人對未來的判斷,基本無法通過短暫的營收來看效果,一般都要放眼三到五年,甚至八到10年。這得是有多大的魄力,才敢賭這么久。
3、近日新東方的創始人俞敏洪同志就表示,自己后悔將15億人民幣投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領域,這些錢就像打了水漂一樣,我只是感覺上網查數據速度快了一點。因為在近幾年的投資中,他沒有把錢投給教育領域,而是都投給了那些看起來稀奇古怪的年輕人,他以為,只有他們可能代表著未來。
4、俞敏洪的反思還是蠻及時的,在前幾年的投資機構割草運動中,我見過不少人傻錢多的投資人,看到跟人工智能有關的項目就想也不想就投。因為這是大家都認為是大趨勢,盡管他們都看不懂,還是瘋狂掏錢,因為他們發現早期的投資人,都賺得盆滿缽滿了。
5、基于這樣的心態和狀態,在三年前,中國的創客空間、孵化器、投資機構,像雨后的春筍一樣,瘋狂的冒出來,導致大量的項目被一掃而光。但很快這股潮水就褪去,庫卡機器人何服電機維修,很多人露出了底褲,聰明的投資人迅速覺醒過來。
6、但人工智能依然是一個很難看得懂的領域,因為本身的壁壘,所以它可以在投資人面前裝逼。而整個行業的發展方向怎么走,未來會出現什么樣的現象級產品,還不得而知,大家都覺得自己的項目才會是獨角獸,投資人的思路其實也很亂。
7、但隨著這個行業的起起落落,折騰了幾年,大家開始看清了發展思路,至少對于國內的創業者和投資者來說,基本的方向是塵埃落定的了。不像之前那樣摸不著頭腦。
8、前幾天,投資了30多家人工智能公司的紅杉中國合伙人計越同志在接受投資界的專訪時,談到投資人工智能的核心標準,他的觀點是場景和數據。短短的四個字,道出了未來3到10年行業的發展方向。
9、計越同志的這兩個詞所表達的,無疑是除了BAT之外,當前人工智能企業的兩大陣營。場景意味著可以快速變現,得到市場的印證,數據則是為人工智能的未來積累能量,有了數據,未來即使調整方向,也是進可攻,退可守。
10、所以在準備人工智能創業的時候,要多點想想,自己的項目使用場景是怎樣,市場推進快不快;或者說自己的項目能否大量積累某個領域的數據,比如跟交警合作的人工智能攝像頭,每天上傳無數的交通數據。有了這兩把刀中的一把,再想想可行性執行方案,以及團隊等等。當然,成不成功,后面還會面臨各種因素的影響。但至少大方向上,是可參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