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在鯊魚身上搭便車!北航新款機器人讓外國人震驚
水下機器人很快就可以在鯊魚或者鯨魚身上搭便車了,這要歸功于一種仿生的吸盤,可以附著在鯊魚皮膚或其他表面上。
這個吸盤是由北航副教授文力老師帶領的團隊制造的,文力老師說:科學家可以在不傷害這些動物的前提下,把機器人附著在動物身上,然后記錄數(shù)據(jù)。這個吸盤被設計成可以附在移動表面上的,比如一條鯊魚,即使鯊魚在高速轉彎或游動,吸盤都是可以操作的。
文力老師機器人吸盤的靈感來源是印頭魚,一種海洋魚類,通常用頭部的吸盤把自己吸附在鯊魚、海龜?shù)壬锷砩稀R吧h(huán)境里,印頭魚在寄主身上搭便車,吃食物殘渣、糞便和一些生活在海洋動物身上的甲殼類動物,減少自己的能量代謝。
這種在鯊魚或鯨魚身上搭便車的方式可改進現(xiàn)有的追蹤動物的方式,KUKA機器人維修,但是也有人指出這可能會對動物造成傷害,或者傳感器脫落導致方法無效。
機器人在海中游動時的能量節(jié)省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F(xiàn)在很多游泳機器人的速度都不是很快。今年年初,研究人員研發(fā)了一種機器魔鬼魚,工業(yè)機器人維修,速度可達每秒六厘米,工業(yè)機器人維修,即使比小魚的游動速度還慢,但這也打破了機器人的速度極限了。但是附著在活魚身上的機器人速度可以說是很快了。文力老師的吸盤可以像印頭魚一樣,承受鯊魚超過每秒1.5米游速時的力量。
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的NathanLepora被這個吸盤的抓力震驚,他說:在水下抓握是很困難的。所以這種模仿魚類的吸盤也可以很好地維護機器人的水下基礎設施。
附著在光滑表面上時,機器人吸盤的吸力很大,在340倍自身重量的拉力下也不會脫離表面。在實驗室里,它能吸在鯊魚皮、玻璃、果汁盒和iPhone上。強大的吸力主要歸功于其模仿魚類的設計,結合了一個大吸盤和1000個碳纖維小刺,幫助吸盤一直吸在魚身上。這些小刺在吸盤上呈列排布,可以上下移動來幫助吸盤吸附和脫落。
文力和他的同事在美國花了兩天的時間把吸盤和游泳機器人連接到了一起,下一步就是讓這個機器人粘在鯊魚或者海豚身上,然后檢測其在真實世界里的表現(xiàn)能力。文力說:這既有趣又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