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怎么建
11月15日,科技部牽頭召開的重大科技專項啟動會上公布了首批四個依托龍頭企業建設的國家級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名單,在人工智能圈兒激起不小的漣漪。23日,太庫豐臺國際孵化器開業暨人工智能全球高峰論壇上,圍繞這一話題的探討也在不同層面繼續。
谷歌、IBM等國際巨頭企業,即便其人工智能應用經常引爆全球,卻沒有被納入國家級序列一說。太庫科技全球CEO黃海燕說:這表明國家很明確,要舉全國之力做大事,也說明政府很理性,認識到光靠科研機構和大學不足以推進國家重大戰略,還要將龍頭企業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接下來,被選中的企業打算怎么建設平臺?推進產業落地的孵化器有哪些建議?平臺服務的潛在企業打算如何借力?業界還有哪些顧慮?科技日報記者走訪了多位業界人士。
助中小企業找準落點
業界共識是,相對于國家此前推進的半導體、生物制藥等重大戰略新興產業,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起到的支撐國民經濟的作用面更廣,應用場景也幾乎可以涵蓋從智能制造、現代貿易、城市管理到交通、醫療、教育等與國計民生相關的各個領域。
問題來了,一腔熱情的創業者,忽然發現了好的idea,帶著理想的人工智能應用場景,興奮地一頭扎進創業圈。但是,有了好點子就能拿到投資嗎?好點子真能變成好產品嗎?好產品真能殺入刀刀見血的市場嗎?進入市場的好應用真能當之無愧成為經濟發展新動能嗎?
阿里云副總裁閔萬里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四家企業之所以被選為依托平臺,是因為我們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實踐能給未來的企業提供經驗乃至教訓。幫助人工智能中小企業找到垂直細分領域可執行可操作的應用場景,將是平臺的重要責任之一。太庫科技環北京區域總經理張凱認為,四大平臺企業對中小企業來說,某種程度上就是在扮演孵化器里的導師角色。
因為人工智能領域的競爭,必然是全球范圍內的競爭。我們愿意借建設平臺之機,與業內同行抱團發展,在最短時間內提升中國人工智能的競爭力。閔萬里說。
解決發展中的共性難題
四大開放創新平臺在某種程度上,要擔起研究并解決共性難題的責任。
閔萬里對記者說:拿城市大腦舉例,幾乎所有與智慧城市有關的人工智能應用,都要用城市攝像頭采集的影像數據,那么,涉及到的政府知情權和公民隱私權之間的立法,就屬于待研究的范疇。作為平臺建設企業,阿里云擁有這方面的資源,要對來找平臺尋求合作的中小企業進行嚴格的審核,以確保在合理合法的框架下幫助企業進行應用演練。
對垂直細分應用標準的制定也是各利益共同體的共同訴求。阿里云和太庫均表示,會積極協調各方資源,共同推進各類標準的制定。
此外,張凱說:目前,人工智能在經濟增量上做的不錯,但在激活存量產能方面,仍然需要深入探索,找到新舊動能轉換的發力點。閔萬里介紹,除了城市政府公共數據,在各大工業流水線上搜集的數據,也形成了密集的流動和聚集,這是一張更大的網,跟城市車流和交通網一樣,也可以用人工智能手段調控并達到增產保質的目的。
建立全產業健康生態場
國家推動設立以龍頭企業為依托的開放創新平臺,意在發揮其引領作用。對全球人工智能杰出人才的集聚能力,也正是四大企業建設開放創新平臺被政府看重的實力所在。
對于坊間四大平臺有了國家背書會否造成行業壟斷的質疑,黃海燕認為不必擔心,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從一開始就帶有社會資本的基因,四大平臺的建設,恰恰為投融界聚焦了未來的關注領域。作為細分垂直人工智能企業的代表,海云數據創始人、CEO馮一村表達得更加直接:建議在科技部的指導下對企業間的共享進行頂層設計,工業機器人維修,庫卡機器人,促進平臺建設四大企業起到牽頭帶動作用的同時,也確保中小創新企業的利益不受損害,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從而形成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真正的‘百花齊放’‘群芳競艷’良好局面。
記者從科技部高新技術司證實,庫卡機器人,國家之所以為四大平臺企業分別設定了不同的重點人工智能發展領域,就是避免在國家積極引導的同時,客觀上造成幾家獨大或市場壟斷的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