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雞養蛙?機器人格斗競技或最IN有望進亞運表演
還在吃雞、養蛙兒?潮人們已經玩上機器人格斗競技了。據悉,這項運動有望在近年進入亞運會表演項目,而打造一臺頂級格斗機器人門檻較低,或成為年輕玩家們的下一個風口。
110KG級別總決賽對戰的激烈場面
伴隨著金屬碰撞的聲音,庫卡機器人何服電機維修,迷你版戰車在高速運動中相互搏斗,一決高下。28日,經過全球60支隊伍歷時3天的激烈角逐,極戰全明星挑戰賽的冠軍隊伍是中國的角斗士藍戰隊,極戰世界杯15KG、60KG與110KG等級別的冠軍隊伍分別為巴西的雷鼠(ThunderRatz)戰隊、印度的Karma戰隊與新西蘭的OYES戰隊。
大賽規則簡單直觀:在三分鐘內,雙方的格斗機器人使用動力格斗系統互相攻擊,機器人維修,直至一方機器人被打爆到無法行動。
在首場15KG級外卡賽第一輪中,來自印度的一支戰隊被來自巴西的戰隊瞬間KO,讓人感受到賽事的緊張激烈。印度隊員受訪時表示,輸而無憾,能與高水平的巴西戰隊同臺競技已是滿足。
巴西機器人格斗的水平就和巴西足球隊的水平一樣高,我們之前與他們四戰兩勝兩負,贏也贏得非常艱難。來自上海的角斗士戰隊隊員戚緯東說,如果實力相當,雙方會打滿三分鐘,非常精彩。一場比賽下來,有時只需要擦擦灰,有時候半臺機器都要換。
據賽事主辦方介紹,格斗機器人的門檻較低,一兩千元人民幣就可以打造一臺不錯的格斗機器人,而像110KG級的格斗機器人投入就上不封頂了。但制作成本和成績好壞不成絕對關聯,關鍵是機器人的設計思路和對機器人操作的熟練程度。同時,機器人格斗又像賽車運動那樣,對運動員(機器人操作手)的反應、協調、腦力、智力等要求極高。機器人的激烈格斗,展示的均是設計者勇于創新與堅持不懈的克難攻堅精神,也是體育精神的重要體現。
中國格斗機器人制造起步較晚,但進步迅速,庫卡機器人驅動器維修,從羽量級到重量級,已達到國際一流水平。美國著名機器人真人秀節目博茨大戰的創始人葛瑞格高度評價稱,中國的輕量級和中量級格斗機器人在短時間內趕上了世界水準。據介紹,在國際各大組織的響應下,機器人格斗競技加入亞運會表演項目有望于近年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