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民用兩領域成為一片藍海逾6億元涌入機器人板塊
自中國制造2025提出以來,我國機器人(17.77+1.66%,診股)產業已上升至國家戰略高度,正經歷高速發展時期。業內人士表示,發展機器人產業既是建設制造強國的必經之路,也是邁向美好生活的重要切入點,更是推動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助力。
中國電子學會數據顯示,2017年,預計我國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62.8億美元,2012年-2017年的平均增長率達到28%。其中,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規模分別占比67%、21%。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進一步顯示,2017年1月份-12月份國內工業機器人產量達13.1萬臺,同比增長68.1%。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與工業機器人已初步形成市場規模相比,服務機器人領域有望成為一片新藍海,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以及醫療、教育需求的持續旺盛,為機器人在服務領域的研究、應用帶來了新的增長點。
分析人士指出,在國家政策的持續大力支持下,機器人產業未來將在工業與服務兩大應用領域繼續維持高速發展,同時,國內機器人企業近年來在核心零部件領域亦取得一定突破,板塊整體盈利能力不足的問題有望逐步緩解,企業業績將迎來顯著增長。
數據統計發現,KUKA機器人示教器維修,近八成已披露2017年年報業績預告的機器人相關上市公司凈利潤有望實現同比增長,其中,30家公司報告期內預告凈利潤同比翻番,具體來看,開元股份(18.74-1.63%,診股)、茂碩電源(9.50-0.31%,診股)、林州重機(4.10+1.74%,診股)等3家公司報告期內預告凈利潤漲幅均超過10倍,分別達到2819.41%、1223.6%、1034.32%。此外,山東礦機(5.15-0.77%,診股)(601.76%)、東方精工(11.43-2.31%,診股)(460%)、三豐智能(11.70+2.63%,診股)(360%)、中興通訊(28.97+1.83%,診股)(303.65%)、英威騰(7.17+3.17%,診股)(245%)等5家上市公司報告期內預告凈利潤同比增長均在2倍以上。
從市場行情來看,昨日受大盤影響,機器人板塊維持整體下調走勢,板塊內僅有3只個股上漲,去年通過增資持股旗瀚科技對服務機器人領域進行布局的智慧農業(3.14+10.18%,診股),在本周中央一號文件發布的利好作用下,已連續兩個交易日實現漲停,在板塊內一枝獨秀。
盡管昨日機器人板塊市場表現稍顯平淡,但行業發展的良好預期依然吸引了大單資金的積極關注,其中,美的集團(54.10-2.52%,診股)(3.39億元)、中天科技(10.99-0.09%,診股)(0.91億元)等個股昨日資金凈流入額均超過5000萬元,板塊昨日合計資金凈流入額達到6.46億元。
投資策略方面,庫卡機器人驅動器維修,西南證券(4.51+0.89%,診股)建議關注三條主線,1.在核心零部件環節,關注技術研發取得突破,或通過并購取得技術的公司;2.在系統集成環節,關注業務已經具備一定規模的公司;3.在服務機器人以及人工智能新領域,關注已經積極布局的公司。推薦標的組合:美的集團、機器人、匯川技術(28.22+0.61%,診股)、埃斯頓(9.30-6.34%,診股)、巨星科技(11.47+1.50%,診股)、智云股份(20.84+0.19%,診股)等。
,工業機器人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