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機器人產業正推動其他產業轉型升級
記者從近日舉辦的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在我國機器人產業蓬勃發展,應用領域不斷拓寬的背景下,國產機器人智能化發展趨勢明顯,機器人產業在吸引投資的同時,成為帶動其他產業轉型升級、培育經濟新動能的突破口。
去年我國工業機器人首次突破10萬臺,達到13萬臺,同比增長68.1%。今年上半年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庫卡機器人何服電機維修,1至6月,工業機器人累計生產近7.4萬臺,同比增長23.9%。工信部工業裝備司副司長羅俊杰介紹說,機器人不僅繼續在制造領域擴展應用,也加速向服務領域拓展,除家庭娛樂、情感陪護、教育演示、公共場景外,還大量應用于醫療康復、搶險救援、科學考察研究等重要領域。
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徐曉蘭告訴記者,智能化是機器人產業的重要發展方向。人工智能技術的核心是讓工業機器人更具有智能化水平,其標志就是人機協作。機器人將發展成為具備不同程度感知和認知能力的智能裝置,以自主反勞決策的方式,廣泛參與、協助和服務人類的生產、生活及社會治理。
在智能工業機器人領域,機器人運用傳感技術和機器視覺技術,具備觸覺和簡單的視覺系統,依托人機協作及多模態、網絡化交互等技術增加自適應、自學習功能,引導完成定位、檢測、識別等更為復雜的工作,應用于人力難以滿足要求的工作誠;在智能服務機器人領域,以圍繞應用場景呈現和完成標準化功能為導向,家用服務機器人重點應用移動定位技術和智能交互技術,醫療服務機器人重點攻克介入感知建模、微納技術和生肌電一體化技術,庫卡機器人何服電機維修,公共服務機器人重點運用智能感知認知技術、多模態人機交互技術;在智能特種機器人領域,KUKA機器人示教器維修,機器人運用仿生材料結構、復雜環境動力學控制、微納系統等前沿技術,替代人類完成高危環境和特種工況作業。
我國機器人產業的蓬勃發展與市場的逐漸成熟,帶來了新一輪投資熱潮。徐曉蘭告訴記者,工信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印發的《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明確提出,利用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基金支持符合條件的機器人及其關鍵零部件研發工作;鹬С之a業做大做強,是各國通用的規則,它可以充分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決定性作用,讓機器人產業成為帶動其他產業轉型升級、培育經濟新動能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