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銀隆汽車就是格力汽車!格力董事長董明珠的一句話,顯示了其進軍新能源汽車的決心。作為國家重點新興戰略產業,新能源汽車正成為資本扎堆的藍海。就在格力宣布收購銀隆汽車前,佛山上市企業東方精工也低調地拋出了其收購鋰電池PACK集成商普萊德的重組預案,切入新能源汽車領域。
根據重組預案顯示,東方精工擬以9.20元/股發行3.20億股,并支付現金18.05億元,合計作價47.5億元收購普萊德100%股權。這一數額是東方精工2015年資產總額的1.9倍、資產凈額的5.22倍。
一方面是以紙板生產商的身份進入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領域,另一方面則是又一次的蛇吞象并購。而三年前,東方精工對高端瓦楞紙板生產商意大利Fosber的并購,就是一起成功的跨境蛇吞象案例。
從當初的跨境到如今的跨界,除了看好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爆發性增長外,東方精工董事會秘書楊雅莉表示更是東方精工集團又邁出了抗風險的一步,將為企業發展上保險。對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領域的切入是重要一步,未來還會繼續在全球范圍內尋求合適的標的企業。楊雅莉說。
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并不算跨界
受益于重組預案的發布,復牌后4個交易日,東方精工的股票連續漲停。雖然對普萊特的收購被貼上眾多跨界的標簽,但東方精工并不認為是跨界之舉,這僅是繼其并購百勝動力之后,在集團高端核心零部件業務拓展方面的又一舉措。
在東方精工切入新能源汽車前,佛山已有多家上市公司有跨界舉動。如家電企業美的集團收購德國機器制造巨頭庫卡,LED企業雪萊特收購無人機企業曼塔智能,并同時切入汽車領域。事實上,很多所謂的跨界都是企業轉型和產業升級的體現,只要仍然扎根制造業,無論是智能設備還是高端核心零部件,其理念都是相通的。楊雅莉說。
為東方精工出具研報的一家證券機構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東方精工此次并購并不算完全跨界,雙方在客戶渠道、生產管理、技術方面都有一定的合作空間。
例如,東方精工在自動化設備領域具有強大的競爭優勢,經過智能化改造的普萊德生產線能節約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和運行效率。上述負責人表示,而東方精工也可以普萊德為突破口,將智能制造和智能物流業務滲透到現代汽車制造產業的各個流程,充分發揮公司的產業協同效應。
事實上,除了產業升級以外,有業內人士指出,普萊德更有希望成為東方精工下一個利潤增長點。根據重組預案披露的信息,受益于新能源汽車相關產業的高速發展,普萊德目前賬務狀況良好,2015年實現營收11億元,約為2014年收入的5倍。僅今年13月,普萊德的營收已達5.7億元,超過去年上半年營收,同時凈利潤呈持續快速增長。
此外,本次并購中的業績承諾也為東方精工注入一劑強心針。東方精工公告顯示,普萊德股東承諾20162019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分別達到2.5億元、3.25億元、4.23億元、5億元,而去年東方精工全年凈利潤為0.65億元。
爆買背后的抗風險布局
三年內6樁并購,梳理東方精工這幾年的資本動作,幾乎都離不開跨境和跨界兩個關鍵詞。根據東方精工2015年年報顯示,通過收購和產業布局,公司業務已形成了智能包裝設備、智能物流和機器人、高端核心零部件三大板塊。而這一格局形成的背后,是東方精工爆買模式的開啟。
從蛇吞象意大利Fosber,完善智能自動化瓦楞紙箱包裝機械的上下游產業鏈,到并購嘉騰機器人和Ferretto進軍自動化領域,如果說這些并購都屬于智能制造領域,那么2015年7月對蘇州百勝的收購,庫卡機器人,則是東方精工另一大業務板塊開端。
與普萊德是汽車用核心零部件相似,蘇州百勝是船用核心零部件領域的舷外機動力設備生產商,楊雅莉認為,集團對高端核心零部件企業的并購,除了業務協同之外,也考慮提高集團的抗風險能力。
這似乎暗示著,通過爆買完成自有產業鏈布局后,東方精工正尋求切入新產業,為企業轉型發展上一份保險。而如今的東方精工早已不是上市之初的瓦楞紙箱印刷設備生產廠商了,而是一家擁有國際化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制造企業。
考慮到細分行業和經濟周期的綜合影響,東方精工上市之后,選擇了產業+資本的運營理念,制定了國際化和多產業的發展戰略,增加集團業務的安全性和核心競爭力。楊雅莉向記者表示,東方精工的產業正在從智能自動化設備向高端零部件拓展,這也是希望公司的業務能夠更多的面向大消費市場,由此形成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當然,我們的愿景就是把東方精工打造成為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楊雅莉說。
而借助資本這一平臺,未來東方精工將不止并購汽車和船的動力設備,我們還會在全球范圍內,持續關注并強化高端核心零部件板塊。楊雅莉說,即使是飛機、智能自動化設備的核心零部件,如果標的合適,東方精工都會進行考慮。
蛇吞象下一步如何消化?
無論并購目的為何,一旦交易達成,東方精工將再次面臨如何消化的問題。事實上,我們認為,東方精工此次對普萊德的收購還是比較激進,如果新能源汽車技術有革新,普萊德沒有跟上的話,對東方精工的影響還是會比較大。上述證券機構負責人表示。
不過,從目前來看,至少其三年前對Fosber的并購已經進行了良好的消化。楊雅莉自信地告訴記者,雖然去年意大利Fosber的業績承諾沒有如期完成,但從目前的訂單和生產來看,預計今年超額完成業績承諾是大概率事件。
楊雅莉表示,為了保持意大利Fosber細分行業排名國際第二的核心競爭力,在并購完成之后的將近3年時間里,東方精工與意大利Fosber一起,通過持續不斷的研發,共同進行中高端市場的布局。
而通常,每增加一分錢的研發投入,就會對利潤產生相應影響,從而對承諾業績產生波動。為使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得到最佳平衡,楊雅莉表示,雙方在每年的預算會議上都會進行反復溝通,持續優化關鍵財務指標,
從去年開始,雙方共同設立的合資公司的新產品就已經開始推向市場,明年上半年首條國產線就將全部完成研發和試生產,合作將迎來收獲之年。其實每一次并購,我們更多考慮的都是并購后整合,考慮如何才能讓標的公司更健康更有生命力,而不是成為上市公司的負擔。楊雅莉說,一樁并購不僅需要在并購前達成共識,在并購后的整合消化中更需要雙方團隊和企業文化的高度配合。
對此,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則認為,蛇吞象的并購很難判斷消化的好不好,一方面技術的變化很難確定最終的勝利者是誰,另一方面相比外界的評價,內部的研究和判斷往往更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