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鋼鐵變身機器人“手臂”
工人們用吊機把已經完成造型的沙箱合并起來。
著我們發貨呢!9月12日下午4點多,在神灣鎮大排村附近的廣東恒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鑄造車間,車間屋頂還有工人在鋪設蓋板,但公司董事長李華萍、公司副總經理王和迪已經急不可待地安排車間員工投入生產了。這是該企業在天鴿受災停工至今的復工第一天。
李華萍告訴記者,她最近真是憂喜交加:憂的是天鴿把她的工廠車間蓋頂全部破壞,工廠不得不停工修整。喜的是,好幾位大客戶上門催貨;該企業剛獲得廣東省球墨鑄鐵技術研發中心資格認定;該企業申報的項目,剛獲得2017年中山市重大科技專項立項。
■從廢鋼鐵堆里闖出來的制造業黑馬
記者在現場看到,工人用自主研發的專利技術,把一塊塊廢鋼鐵原材料鑄造成各種大型油壓機械的油缸、注塑機零部件,或工業機器人的機械臂關節件。在傳統機械制造廠,這些零部件都要用價格昂貴的45#鋼材制成,恒成科技卻成功變廢為寶。
70后的李華萍是江西人,她發現中國粗放型生產導致嚴重的資源浪費,在資源越來越缺乏、環保意識日益提升的形勢下,www.twshmhelmet.com,廢舊鋼鐵物資的再生利用市場前景將非常廣闊。2003年,李華萍與80后的王和迪等三人共同創辦中山市恒成球墨鑄鐵鑄造有限公司,闖進了這個在珠三角地區并不多見的制造業領域。
當時,他們在神灣大排島上組建了十幾人的鑄造技術團隊,專門研究用廢舊鋼鐵鑄造注塑機零部件,通過兩年的技術創新和積累,產品質量得到快速提高,2005年成功打入香港市場。隨著企業研發實力不斷提高,獲得的國家專利越來越多,產品領域從注塑機拓展到各種大型油壓機。2014年,該企業攻克了球墨鑄鐵應用于油壓機油缸的技術,使企業實力很快進入國內同行前列。目前,該企業每月生產的油缸鑄件產品達到400噸以上,在廣東地區占的市場份額達20%以上。
2015年6月,庫卡機器人,該企業成功登陸新三板,并正式更名廣東恒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成為廣東省高新技術企業,擁有力勁集團、廣船國際、格力集團、佛山宏德機器等多個上市公司客戶。這個只有近百號員工的小企業擁有16項國家專利,上市時年銷售額不到4000萬元,今年預計銷售額至少7000萬元。
■謀求廢舊鋼鐵變機器人配件的產業化之路
李華萍在調研時發現,近年隨著人工成本上漲,國內制造業普遍實施機器換人技改工程,工業機器人的市場需求量非常龐大,但目前市場上的機器人關節件存在很多缺陷,于是,她把研發的目光投向了機器人關節件。
李華萍通過反復多次的試驗對比發現,用高性能球墨鑄鐵制成的機器人關節件,比45#鋼制成的機器人關節件可減重10%-15%,耐磨性提高35%,抗拉、抗壓強度都提高15%,制造成本可節約25%。目前該企業能生產出壁薄只有0.6厘米的機器人關節件產品,已大量應用于格力機器人。
今年7月,該企業向中山市科技局提交《新一代機器人用高性能球墨鑄鐵關節關鍵技術研發與產業化》項目申請報告,該項目計劃投資700萬元建設合成球墨鑄鐵熔煉工藝應用示范生產線,推動高性能球墨鑄鐵在機器人生產行業的產業化應用。
王和迪告訴記者,目前該項目已獲批立項,新生產線將在今年11月動工建設,有望明年二季度投產,預計該項目能為該企業新增產值3000萬元/年,新增利稅600萬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