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國內外企業發展狀況
(一)總體發展狀況
1、發達國家企業占據工業機器人市場絕大份額
近年來,全球機器人市場需求、技術創新與產業應用呈現快速發展態勢,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和地區憑借既有的技術優勢占據了市場絕大份額。總體來看,目前歐洲和日本是工業機器人本體主要供應商,ABB、庫卡、發那科、安川電機四大巨頭占據全球工業機器人本體約50%的市場份額。另外,在機器人系統集成方面,除了機器人本體企業的集成業務,知名的獨立系統集成商還包括德國杜爾、徠斯和意大利柯馬等。在關鍵零部件方面,機器人減速器70%以上市場份額被日本納博特斯克(Nabtesco)和哈默納科(Harmonic)壟斷。
目前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總體上還處于產業形成期,品牌認知度缺乏,應用市場基本被外資企業占據,四大巨頭(瑞典ABB、日本發那科、安川、德國庫卡)產品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在70%左右。隨著國外機器人企業紛紛在我國投資建設生產基地,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生產企業發展的市場空間將進一步受限。
2、全球科技巨頭紛紛布局智能機器人領域
隨著新一代信息網絡技術與機器人技術的加速融合,具備自學習能力和自主解決問題能力的智能機器人成為未來機器人發展的重要方向。谷歌、英特爾、ABB等全球領先的科技巨頭通過收購機器人公司以及大量在人工智能技術方面取得先進成果的公司來加速布局智能機器人領域。2013年,美國谷歌公司收購了包括波士頓動力公司(2016年又將它出售了)在內的,以人工智能、機器人、機械手臂、設計等領域為專長的8家機器人公司,正式進軍機器人領域。2014年,ABB投資了擁有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公司的Vicarious,以此提高ABB工業機器人的人工智能化水平,增強工業機器人領域的發展優勢。2016年,英特爾投資了酒店服務機器人廠商Savioke及其典型產品Relay,這款機器人能夠在賓館內傳送牙膏、毛巾等物品,已經在十多家酒店應用。
3、國內互聯網企業積極進軍服務機器人領域
近年來,國內的阿里巴巴、百度、騰訊、小米等互聯網企業紛紛進軍機器人行業,相對于工業機器人,國內的互聯網巨頭更加青睞于投資服務機器人領域。2015年4月,阿里巴巴集團宣布聯合富士康投資日本軟銀集團旗下機器人控股子公司SBRH,推進其全球首個具有感情的機器人產品pepper啟動量產。2015年6月,國內平衡車廠商納恩博獲得了小米科技、紅杉資本、順為資本、華山資本8000萬美元的投資,并成功收購了平衡車鼻祖賽格威Segway,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智能短途交通行業領導品牌。2015年12月,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戰略入股深圳市優必選科技有限公司,有力促進了科大訊飛智能語音技術的推廣和應用。
(二)國外主要企業發展狀況
工業機器人四大巨頭的發展路徑總體表現為由從事機器人產業鏈相關的業務起步,如ABB和安川電機從事電力設備、電機業務,發那科從事數控系統業務,庫卡則從事焊接設備業務,最終通過掌握機器人本體和機器人某種核心零部件的技術,成為全球領先綜合型工業自動化企業。
1、工業機器人
ABB:ABB集團成立于1988年,是電力和自動化技術的領導企業,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機器人制造商之一,擁有當今最多種類、最全面的機器人產品、技術、服務及最大的機器人裝機量。1974年,ABB公司發明了世界第一臺六軸工業機器人,目前已有超過25萬臺ABB機器人在世界各地安裝并投入使用。ABB的機器人可以用于各行各業,包括汽車、鑄造、鍛造、金屬加工、塑料制品、包裝和采摘等,此外ABB還提供工業軟件產品、機器人控制器和軟件、機器人設備和工作單元等。截至2015年末,公司市值約610億美元,公司營業收入約為355億美元,凈利潤約為19億美元。
德國庫卡(KUKA):庫卡公司成立于1898年,從最初的焊機系統提供商延伸到機器人領域,是世界領先的機器人制造商和解決方案供應商之一。1973年KUKA研發世界上第一臺機電驅動的6軸機器人FAMULUS。目前已有超過10萬臺工業機器人在世界各地安裝并投入使用。2007年,庫卡公司進行了業務重組,重組后庫卡的業務部分為機器人部和系統集成部。庫卡工業機器人主要應用于汽車工業自動化領域,在歐洲市場獨占鰲頭,機器人維修,同時也為其他領域研發自動化解決方案,例如醫療、太陽能光伏、航空航天、食品和塑料成形等行業。目前,庫卡機器人在中國的應用領域不斷拓展,煙草行業(包裝和碼垛應用)以及食品與飲料行業(包裝和加工應用)的需求已經超過了汽車行業。截至2015年末,公司機器人業務實現銷售收入10.2億歐元,同比增長9%;其中,機器人系統集成領域實現銷售收入16.46億歐元,同比增長14.5%。(注:2016年美的集團啟動對庫卡的收購要約,截止7月3日,美的已經擁有庫卡42.81%的股份。)
日本安川電機(Yaskawa):安川電機成立于1915年,是有近百年的歷史專業電氣廠商,其AC伺服和變頻器市場份額位居全球第一,奠定了其工業機器人制造的技術基礎。安川電機目前主要包括驅動控制、運動控制、系統控制與機器人四個事業部。安川是典型的綜合型機器人企業,擁有先進的系統工程技術。其主要產品MOTOMAN機器人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工業機器人之一,目前已在世界各地生產并安裝使用25萬臺,廣泛應用于弧焊、點焊、涂膠、切割、搬運、碼垛、噴漆、科研及教學。截至2015年末,公司市值約32億美元,機器人業務網實現銷售收入13.57億美元,同比增長10.6%;實現利潤1.43億美元,同比增長53.4%。
日本發那科(FANUC):日本發那科成立于1956年,以機器人控制系統和驅動系統為切入點,是當今世界上CNC數控系統科研、設計、制造、銷售實力最強大的企業之一。1974年,發那科首臺機器人問世,是世界上唯一一家由機器人來做機器人的公司。機器人產品系列多達240種,負重從0.5公斤到1.35噸,廣泛應用在裝配、搬運、焊接、鑄造、噴涂、碼垛等不同生產環節。產品銷售方面,其大部分的產品銷售是通過其與通用電氣的合資公司通用電氣-發那科(GEFanuc)來完成。目前,發那科全球機器人裝機量已達到40萬臺,市場份額穩居第一。截至2015年末,公司總資產134.3億美元,其中凈資產115.6億美元;機器人業務實現銷售收入15.17億美元,同比增長23.9%。
日本那智不二越(NACHI):那智不二越公司創立于1928年,自創立開始一直致力于發展機械技術。其產品主要包括特種鋼、切削工具、軸承、液壓裝置、機器人系統、切削刀具,機床、軸承、液壓設備,自動化生產用機器人等,其中NACHI軸承是目前日本著名的四大軸承品牌之一。企業產品主要應用于汽車產業,起先為日本豐田汽車生產線機器人的專供廠商,專業做大型的搬運機器人、點焊和弧焊機器人、涂膠機器人、無塵室用LCD玻璃板傳輸機器人和半導體晶片傳輸機器人、高溫等惡劣環境中用的專用機器人、和精密機器配套的機器人和機械手臂等,目前也廣泛應用于航天工業,軌道交通、汽車制造、機加工等領域。2004年,那智不二越(上海)貿易有限公司成立,目前公司在張家港設立了包括精密刀具修磨,機器人組裝,液壓件的生產組裝在內的大型生產基地。中國機器人銷售市場占公司全球售額的30%。截至2014年末,公司機器人業務實現銷售收入1.61億美元,同比增長38.35%。
2、服務機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