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遇天花板,AI重新定義手機
今年是iPhone誕生十周年。iPhone開創了移動互聯網的新時代,也讓眾多中國跟隨者排隊跳下坑。
僅僅三年前,中國叫得上品牌的手機廠商近百家,但根據Counterpoint發布的今年第三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調研報告,前五名品牌占據了82.5%的份額。
神馬意思?即無論傳統的大廠如聯想、中興,還是類似錘子、魅族、360、樂視這樣的知名小花旦,都被歸入了那不到18%的小眾市場里面去了。換句話說,洗牌不是剛剛開始,而是差不多完成了。
前幾天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國產手機玩家中只有兩位露面:一位是小米的雷軍,一位是華為的余承東。去年丁磊的烏鎮飯局上,這兩位都在場;今年烏鎮少了一個人,就是榮耀系列的老大趙明。
并不是沒人邀請趙明,而是世界互聯網大會期間,榮耀要在歐洲老牌帝都倫敦召開新品發布會,正式向全球推出榮耀AI手機。
如果說功能機是信息傳送工具,智能機是信息計算工具,那么AI手機將是真正意義上的「私人助理」。20年前掌上電腦沒有完成的夙愿,很有可能通過AI技術來實現。
2007年蘋果推出智能手機,2017年開啟AI手機元年,整整十年,手機產業又到了一個臨界點。
壹智能手機的天花板
2007年,一個偏執狂跳到了舊金山的舞臺上,發布了一款「劃時代」的產品,用一顆不完整的蘋果嘲諷了一下靠著兩只手稱霸了世界的諾基亞。
iPhone的出現不止是是把手機做的多精致,計算性能有多強,屏幕變得多大,觸控多么人性化,更多的意義在于它第一次將手機從通訊工具變為了計算工具,從此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幕布正式拉開。
在FeaturePhone時代,手機只是人們彼此保持聯系通訊的工具;而到了SmartPhone時代,人們出行、付款、學習、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手中的智能終端完成。
可以說,十年以來智能機的出現徹底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但是與其帶來的影響相比,十年以來回歸到智能機本質的創新卻泛善可陳。
從超薄、超窄再到指紋、雙攝,從雙核、八核再到快充、全面屏,KUKA機器人維修,手機廠商在每個階段都有要追逐的創新點,但這些創新無非只是讓手機從卡頓變得順暢,從精致變得更精致。于是手機屏幕越來越大,處理性能越來越強,但手機作為生產工具的屬性卻沒有發生變化。
事實上,從2016年開始,智能手機市場已經出現了高原期,導致整個行業增長停滯的根本原因還在技術,而微產品創新已不能滿足用戶需求,這讓整個智能手機行業遭遇天花板。換句話說,過去十年智能手機一直在做內在的修修補補,并沒有來自外在的創新裂變。
再加上結構式換機紅利過去后市場出現飽和,競爭白熱化帶來的供應鏈成本不斷飆升,手機廠商產品同質化嚴重,開始一場新的手機行業的革命勢在必得。
迄今為止,手機行業已經經歷了三次革命。
第一次革命出現在1983年,這一年摩托羅拉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民用手機DynaTAC8000X。
事實上為了完成這一產品,當時的摩托羅拉耗時十年、投入了大量工程師,總計耗資高達1億美元(當時美元還很值錢~)。限于當時的科技水平,DynaTAC8000X重達2磅(1.8斤),只能維持半小時的通話時間。
但它的出現意義重大人類從此擺脫了電話線的束縛,彼此通訊不再受到地域時間的干擾,手機行業的第一次革命就此開來。
隨著數字通信網絡的興起和手機硬件(處理器、彩屏、攝像頭、藍牙等)的發展,20世紀90年代起手機開始有了專用操作系統(如Symbian、Blackberry)和應用程序的概念,從簡單的通訊工具逐步演變成通訊、數據、娛樂、輔助辦公等多用途手持設備。
這個行業的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除讓手機具備基本的通訊功能之外,還加速了手機功能應用的誕生。諾基亞正是憑借強大的功能、過硬的質量和豐富的產品線成為業界老大,而索尼、三星等新貴依靠出色的外觀設計和多媒體功能嶄露頭角。這個時候,手機開始離電話越來越遠、離電腦越來越近。
但不可否認,這一時期手機內置應用程序的功能比較單一,手機操控一般基于實體鍵盤。同時應用程序的安裝、更新和分發都比較復雜,沒有應用商店的概念,用戶可自行拓展的程度不高。這次革命也只是讓手機在通訊工具之外,過度成了影音工具。
直到2007年iPhone的誕生,第三次手機革命將FeaturePhone通訊工具轉變為SmartPhone的計算工具,宣告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手機告別手機,成為「隨身電腦」。
貳AI手機第一槍?
在智能手機整體陷入「高反」的時候,蘋果、華為、榮耀早已積極探索新技術,推出新產品,工業機器人維修,帶動人工智能手機的整體熱潮,引領手機行業走向下一個未來。
2017年度開發者大會上,蘋果推出智能音箱HomePod,并大力宣傳其人工智能應用。2017年9月,采用人工智能芯片A11處理器的iPhoneX發布,意味著蘋果在AI領域的布局浮出水面。
其實早在2016年年底,國內廠商榮耀就已經發布了人工智能手機Magic,這是第一次將AI的概念與智能手機全面結合。而今年9月初發布的人工智能芯片麒麟970則標志著華為正式進軍手機人工智能領域。隨后搭載AI芯片的Mate10系列手機正式亮相。2017是AI元年,也是AI手機市場化的開啟之年。
2017年最重要的AI手機:榮耀V10
AI手機的關鍵點在于:
人機合一,懂得用戶:指令從人腦思考時就開始執行,更快一步;
簡化步驟:原來需物理操作,現在可通過語音、語義等識別簡化步驟,甚至可自動推送用戶所需;可實現3步變2步,2步變1步。
算力強大:AI計算由NPU芯片完成,處理相同AI任務,新的異構計算架構擁有約50倍能效和25倍性能優勢。
其中,評判AI手機的標準主要看是否擁有AI芯片,目前掌握AI芯片的公司全球只有兩家:蘋果和華為。以榮耀為例,在去年通過Magic實現與麒麟970芯片的結合之后,今年開始借助V10實現了人工智能手機的規模化量產。
這兩天由任正非親筆簽發的《榮耀品牌手機單臺提成獎金方案》在網上廣為流傳,稱公司宣布榮耀團隊四季度發獎金,只有一個利潤額要求,服務用戶越多,獎金越多,上不封頂。這透露了兩個信息:一是以AI手機為排頭兵的榮耀產品系列在今年確實賣得好;二是華為力爭榮耀手機力爭三年進入前五的決心,實質是對AI手機的革命性前途看好。
可以說,這個站位,至少領先了行業半年時間。要知道,KUKA機器人電路板維修,第一代iPhone對安卓手機G1的領先時間也不到一年,但正是這個時間差,讓iPhone一騎絕塵。2010年,世界手機銷售前三名是諾基亞、三星和LG;同年中國手機行業前三十聯想、多普達和天宇。有時候,半年的時間差,可能就會拉開一個時代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