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機器人就像“臺式機”?深圳機器人產業全球矚目的秘訣在這
在剛剛落幕的2018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展上,超過4800家參展企業中,深圳參展的機器人企業就有400多家。其中,大疆、優必選、AEE一電航空、越疆科技等紛紛攜黑科技炫酷產品亮相,www.twshmhelmet.com,備受關注。
深圳機器人企業霸場CES秘訣在哪?這離不開完備產業鏈成就的深圳機器人行業格局。近日,由深圳市經濟貿易和信息化委員會指導、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主辦、深圳市機器人協會承辦的2018深圳機器人創新與發展論壇在深圳舉行。記者在會上獲悉,深圳機器人行業產值已超過800億元,深圳以家電引領時代達數十年,如今又將迎來機器人產業發展新時代。
AI助力深圳機器人變聰明
越來越多的深圳企業正以自主研發技術為核心,實現技術成果的商業化,并贏得全球市場的中國智造創新模式。記者在會上了解到,深圳機器人駛入快車道,形成工業和服務機器人共同高速發展的格局。中國服務機器人已進入迸發前夜。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院院長助理、市機器人協會秘書長畢亞雷說。
畢亞雷表示,憑靠深圳雄厚的產業基礎、完善的創新要素、高度集中的高端人才和資本市場,依托中國3C產業集聚地深圳帶來的巨大市場需求,深圳機器人產業可謂如魚得水。目前,機器人產業已步入快速發展階段,隨著AI熱潮的推動,深圳機器人智能化也不斷提升。
新松機器人服務機器人事業部總經理董狀表示,機器人應與行業服務相結合,才能真正為行業所用。我們的目標是將機器人打造成類似臺式機的產品,通過簡單裝配便能使用,這就需要將大部分核心技術模塊化、平臺化,并向行業開放,KUKA機器人維修,他認為深圳能加速這一理念落地。
香港造腦深圳出產品
國際頂級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公司也紛紛在深圳布局。據商湯科技香港公司總裁尚海龍介紹,商湯在北京、深圳和香港都有相應布局,香港是算法中心,也就是‘造腦’的;深圳是端中心,智能產品都要在深圳出產品、出方案;北京則是云中心。他說,這樣的布局能夠充分發揮三地資源特色和人才價值。
尚海龍對粵港澳大灣區頗為看好,灣區和AI結合是必然趨勢,深圳年輕人居多,缺乏高端人才,但擁有很好的職業素養的技能人才,香港老齡化趨勢明顯,但頂尖大學,這兩座城市可以進行互補。
我們很早就在深圳建立了本地化技術的支持和服務團隊,也就是在他們的支持下,深圳機器人企業才會大量應用科大訊飛的技術。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于繼棟說,深圳是機器人硬件中心,未來科大訊飛也會持續加大在深圳的投入,涵蓋算法、商業落地等方面。
深圳市機器人協會秘書長畢亞雷對此表示贊同,他認為,如果機器人相關技術沒有嵌入到具體場景應用中,工業機器人維修,其便很難找到市場,比如科大訊飛在翻譯、會議等領域研發出的相關技術,因應用場景明確,其價值就十分容易體現出來。
國產代替進口不再是口號
盡管深圳機器人產業發展快速,但大部分的尖端市場此前都被海外公司所壟斷,不過,這一情況正在改觀。我們的生產線已經與國際巨頭對標,部分產品性能已經超過它們,董狀說,國產替代進口已經不再是口號、夢想,而是大家確實在做的事情。
論壇還舉行了2017深圳機器人年度評選頒獎典禮,大族激光智能裝備集團CEO陳焱獲評2017年度深圳機器人風云人物。未來,我希望全球有工廠的地方就有大族激光的產品。大族激光智能裝備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陳焱表示,10年前,中國所需的激光切割和焊接技術設備還被國外壟斷,相關設備動輒就要上千萬元。現在大族激光通過自主研發,打破多項國外壟斷,并以高科技含量和高性價比產品打入海外市場。
深圳機器人產業發展也并非一帆風順,源頭創新較為薄弱是專家們屢屢提及的短板。德國漢堡科學院院士張建偉表示,深圳用30年成為全球智能硬件生產制造高地,現在又將這種優勢與機器人等最新產業結合,并應用至醫療、教育、家庭等領域,但深圳還可以做的更好。他建議,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在國外已經有數十年的積累,深圳作為一個新興城市在這方面還有很大的潛力,可以與國際上的重要實驗室、國際機構進行聯合研發。